降维碾压[快穿](186)

船又离得近了些,青年文士定睛一看,只好让人收起要下放的渔网。

“阿爹?”小孩儿抬头看他。

青年文士有些尴尬:“是阿爹看错了,那不是瓷娃娃,那是个人。”

“骑在鱼上的人?”小孩儿惊异,很快又有些担忧:“他会不会摔到水里啊?阿爹,我们问问他要不要上船吧!”

青年文士比儿子见多识广,心中有猜测这大概是位武林中人,那大鱼也是他调教好的。却仍是在船靠近的时候高声问了一句:“小兄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姜星秀抬起头,“可以载我一程吗?”骑鱼倒也没有不舒服,但是这具身体总要吃饭的。

船上有热饭。

青年文士:“这是我租的船,你上来吧。”

姜星秀摸了摸鱼鳍,给大白鱼打了道灵光,“去吧。”飞身上船。

文曲星主文运,为天下开灵智,他给大白鱼打的那一道灵光,在这个没有神佛,姜星秀是唯一的仙的世界上,虽然不能让它成妖,却可以让它更加机灵,处事也不再凭着本能。

大白鱼在船前转了三圈,又跳出水面再钻回去,如此反复三次,才沉入水底,不见踪影。

小孩儿“哇”地惊叹,“它是在跟你道别吗!”

“有道别,也有道谢。”

姜星秀向着青年文士拱手:“多谢先生,使我有地落脚。”从腰间解下小囊,脱了系囊口的细绳,露出内里细腻流金,“这是我在船上的花销,先生切莫推辞。”

金砂是他在江里取的,与姜家没有丝毫关系。

青年文士懂做人,知道不收会让姜星秀不自在,便笑着点头接过来,“小兄弟姓甚名甚,是要去哪儿?若是不同路,下一个码头,我可以帮小兄弟找一艘船。”

“我姓姜,全名姜星秀……”

还没说完,青年文士便脸色一变,急道:“可是江南首富的姜家?”

“嗯?”

“听闻姜家八子钟灵毓秀……”他上下打量着姜星秀,满脑子一句“正是了”。若不是传言那位小童生,哪来的这通透气质。

倒也不用特意说一句已经和姜家脱离关系,让人家尴尬,姜星秀只淡淡道:“你若找姜家八子,是我。先生可是有事?”

“也不是有事……”青年文士有些不好意思,“只是正巧放榜几日路过扬州,听闻君是八岁的童生,心生好奇,想知道是怎样的人杰——果真,闻名不如见面。”

两人相互间场面话了几句,姜星秀说了自己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船开到哪,他就去哪——府试在四月,还有两个月,他不急——后,便进了船舱。

船沿着水路行驶了六七天,姜星秀也通过文人相惜和青年文士成了忘年交。青年文士更是惊讶,眼前小孩有太多惊喜了,对弈能够手谈几局,水墨丹青能够谈上几句意像,诗词歌赋,民生国计,应会尽会。

这真的是姜家的神童?莫不是水里的精怪上岸糊弄于他?

一艘大船自他们的船边驶过,粗略看一眼,船上皆是轻甲。

“锦衣卫?”青年文士轻声,“难道是江南这边有哪个官员出大事,必须要锦衣卫来惩戒?”

姜星秀亦是好奇地看过去,想着不关自己的事,又平淡地回了头,“李兄,方才你想说什么?”

青年文士先是起身作揖:“姜兄,我有所隐瞒,我实是当朝右相嫡子。”

姜星秀知道这人不是会炫耀家世的,后面必然有话。便静静听着。

“以姜兄的才智,必能够青云直上。若姜兄愿意,我可请家父举荐姜兄,直接入朝为官,省了科举之苦。”

姜星秀扬了扬眉。

他沉吟不语,片刻后,摇了摇头,“多谢李兄好意,只是我与我父有过约定,我该考个状元与他。”

*

锦衣卫们到达姜家后,将令牌一举,阖府上下出来,跪了一地。

“陛下要见姜星秀。敢问哪位是八郎君?”指挥使环视一圈,感觉哪一个都对不上号。

其中一个小孩身高倒是勉强对得上,八岁的小孩长得比正常人高一些,该是那个高度。

姜闻先眼睛发亮:“陛下……陛下要见犬子?!”

那是皇帝啊!姜家!姜家只是商家,连皇商都不是,现在姜家的孩子居然能见到皇帝?!

他们姜家要起来了!

指挥使想到恽知帝的态度,十分和颜悦色重复一遍:“是的,陛下想要见贵府八郎君,请问哪一位是?”

姜顺心声音清脆地回了他:“你来晚了,我小哥误会了爹爹,以为爹爹要送走他,现在不在家。爹爹已经让人去找了。”

“是我的错,我和朋友开玩笑,可能是被他听到,他当了真,离家出走了。上官请在府上歇息,小孩子走不远,很快就能找到了。”姜闻先兴奋而急促地说。全然忽视了他们的人找了七天,而他方才还气急地摔了一只杯子,说是姜星秀被养得心大了,才会一直在外面,不回家。

似乎谁嗤嗤笑出声。指挥使转头,警告地扫了一眼自己部下,随后和善地对着姜闻先说:“不必麻烦,我们住驿站即可。人呢,你们看着找,找不到也没关系,府试那几日他定然会去,我们守株待兔便是。”

姜闻先连声道:“上官且放心,我们定会认真找,我们之前也是在认真找,只是那孩子太会藏了。”

指挥使点点头,只是才回了驿站,就吩咐人去打听姜星秀在姜府的情况。

一个八岁的小孩,还是个考上童生,以这个年纪说,当得上未来可期的小孩,哪里会敏感到只是听到一句玩笑话就离家出走,还躲得严严实实的?必然有更深的缘由。

姜星秀的事情,在姜府不算秘密。姜家人快要把他们唯一的女儿/妹妹捧到天上去了,相比较来说,同胎的儿子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忽视,下人们都看在眼里。

第162章 文曲星君科举路

锦衣卫指挥使看完了秘报。

部下还在啧啧称奇:“见过重男轻女的,也见过重女轻男的, 一胎双生, 只重女的, 倒是没有见过。不过,那小子有骨气, 大丈夫哪儿去不得,在家里受气,那就出去, 一个八岁的小娃娃能有这胆量, 要是从军, 也肯定是一员悍将。”

指挥使半闭着眼不说话。

他这部下是被家里卖了的,便没有时下人推崇的父父子子, 不论父亲做了什么, 儿子必须孝顺的观点。其余部下打听了之后, 除了感慨这父亲狠心, 话语中也隐约带出了姜星秀不该任性,受点委屈就给家长甩脸子离家出走, 让家里操心的意思。

指挥使本人对此倒没多大想法。

他是恽知帝的人, 他该考虑的是, 陛下知道此事后, 会想他怎么处理。

陛下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是替他看好的小神童不值, 教训教训姜家,还是觉得有这样的家人好拿捏,放置不管?

如果他对姜家做了什么, 陛下会是龙心大悦,觉得他贴心,还是觉得他擅自揣摩上位者的心思,龙颜大怒?

指挥使沉思良久,决定等见到姜星秀后再做决定——万一人家就是余情未了,或者我生气可以,但是你搞我家就不行呢?

没必要恶了皇上面前的红人预定。

*

“公子,前面就是徐州了,听说徐州有庙会,要不要停船玩上两天?”

听了船夫的询问,青年文士侧头看到儿子面露期待,于是点头道:“那就停上两天,正好船上的大家也修正一番。”

“好咧——”船夫咧开嘴巴,大声吆喝,“徐州停两天——”

到了徐州后,姜星秀没有去参加庙会,书店买了一些孤本,拿回旅店去解读。

青年文士他们也是住在这个旅店,之前好几天不能脚踏实地,现在下船了,谁还乐意回船上去住。

在巨大的夕阳投入山林后,夜幕降临,一盏盏花灯浮在水面上,银带子亮得仿佛天上星河。

约莫巳时一刻,盛大热闹的庙会已然结束,青年文士白着脸回来,往常跟在他身边的小家伙并没有出现。他脸色不佳,整张脸好似海绵做的,吸满了绝望,“姜兄弟,你有没有见到休儿回来?”

李休,是青年文士儿子的大名。

姜星秀放下手中书,“他出事了?”

“嗯,我去给他买糖葫芦,才两步路的功夫,我想着没什么事,就让他继续留在面摊吃面,回头一看,就发现他不见了。”青年文士睫毛颤了一下,“我问了面摊老板,老板说没有注意。那里人来人往的,哪怕有拍花子,也不敢在这么多人的时候下手啊。我想着他或许是看到什么好玩的,暂时离开一下,等了一会儿,没见他回来,我就去找,整个徐州城都找遍了,没有看到人。只找到他的一只鞋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