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天+番外(121)

作者:大风不是木偶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绍吴以为自己可以忍住,不搜他的大众点评,不看他的朋友圈,不刷他的微博。这样忍住,忍了第一天,第二天……然后终有一天,他能把他剔出自己的生命。忍到第七十天,绍吴忽然发现,第七十天之后他还是不能忘记他。你知道第七十天之后是什么吗?是第七十一天罢了。点击展开

“噢,噢,”婆婆像个小朋友似的舀起一勺虾仁,连连点头,“那就好。”

绍吴和姨婆对视一眼,姨婆露出个无奈的笑。

绍吴心中酸涩,又庆幸至少婆婆能安度晚年。

吃完饭,姨婆率先把碗端去厨房了,杨书逸忽然说:“小绍,你帮姨婆收拾一下。”

“哦,好。”平时习惯了杨书逸洗碗,绍吴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钻进厨房,“姨婆,我来洗!”

“你去坐着嘛,今天赶车也赶累了吧?”

“没事,不累。”绍吴撸高袖子,拿起抹布擦拭灶台。

两个人一起干活,很快就收拾完了。姨婆叫绍吴出去坐着,她还要在厨房等电热水壶烧开。绍吴便走出厨房,在沙发坐下。杨书逸和婆婆在里屋卧室,门半掩着。不是绍吴故意偷听他们讲话,而是婆婆年纪大了,有些耳背,所以杨书逸不得不提高音量和她说话。绍吴便听得一清二楚。

同时绍吴又听得出来,杨书逸在竭力克制着自己的声音。

所以刚才叫他去帮忙收拾,是为了支开他?

婆婆:“哪个邹鑫啊?”

杨书逸:“就是妞妞!你记不记得?我俩结婚你还去了的!”

婆婆:“她叫邹鑫啊,我昧道她就叫妞妞呢。”

杨书逸:“嗯!婆婆,我不和她一起过了!”

婆婆:“为什么啊?”

杨书逸:“过不到一起嘛!”

婆婆:“哎——”

杨书逸:“我现在在重庆上班!”

婆婆:“你不是在重庆念书吗?”

杨书逸:“我毕业了!书念完了!”

婆婆:“哦……”

杨书逸沉默两秒,又说:“我现在和小绍住在一起!”

绍吴:?!

他唰地扭头看向厨房,还好,厨房门关着,姨婆还在里面等水烧开。

简直吓出一层鸡皮疙瘩——杨书逸为什么要说这些?!

婆婆的声音又传出来:“啊?你住在小绍家啊?”

杨书逸:“嗯!我俩一起过,安逸得很!”

绍吴的冷汗都下来了。

然而紧接着他听见婆婆的笑声:

“要得,小绍学习好,你多让他教教你!”

杨书逸:“我也是这么想的!”

婆婆:“省得你老汉儿天天骂你贪玩。(老汉儿:老爸)”

杨书逸也笑了:“你放心吧,我不贪玩了!”

关于离婚的话题就这么揭过去了,似乎还顺便向婆婆出了个柜……但绍吴也明白,婆婆肯定是没有听懂的。她已经连孙子结没结婚都分不清了。

在姨婆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两人坐上回重庆的高铁。

路上,绍吴问杨书逸:“为什么突然和婆婆说那些?”

杨书逸挑眉:“你听见了?”

绍吴:“嗯。”

“我觉得应该告诉她,”杨书逸侧脸望着窗外,“以前觉得我结了婚她才放心,得趁她还算清醒的时候把婚结了……现在觉得既然我很幸福,那也该让她知道吧?”

杨书逸轻叹一声:“不过她也听不懂了,估计明天就忘。”

绍吴不知该说什么,默然坐着。杨书逸扭头看看绍吴,笑了一下:“差点忘了……还不习惯呢。”

他拉开衣兜的拉链,从里面小心拈出他们的戒指。两枚戒指尺码相同,所以也分不出谁的是谁的。绍吴接过一枚,戴回无名指上。

杨书逸也戴上了,然后迅速攥了攥绍吴的手。两枚戒指碰在一起,发出一声细微的、清脆的声响。

绍吴说:“以后咱们可以每周末都回来。”

杨书逸嘴角含笑,点点头。

高铁穿梭在细雨中,窗外是绿濛濛的重庆的夏天,这样的夏天在他记忆里重叠了一层又一层……绍吴想起很多旧事,数学课上他扭头偷看杨书逸被老陈抓到,朱菁菁笑嘻嘻地开周磊和韩惠媛的玩笑,冬天的早上他给杨书逸带一份小面当早饭……还有2007年的春节,他去杨书逸家吃饭,第一次见到杨龙,并不是想象中的凶神恶煞。小娟阿姨做的菜十分美味。杨龙喝醉了,反反复复地说,这一年咱家遇到不少事,都过去了!否极泰来,否极泰来……

事实是,并没有否极泰来。

后来的很多年里,在他发疯般爱着杨书逸的时候,他也渐渐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幸运和不幸难成正比,付出和回报难成正比,命运和感情,都不是天道酬勤的事。

他为此迷茫过,怨恨过。

然而到了这一刻,列车正驶向熟悉的沙坪坝火车站,杨书逸撑着下巴坐在他身旁,正在手机上选外卖。到了这一刻,绍吴决定宽宥一切,谅解一切。

他想,他会和杨书逸好好在一起,好好活过此生余下的,所有行云流水般的光阴。

第133章 我不回重庆(一)

2017年冬天,并不是陈一茫记忆里最冷的冬天。

他们在内蒙古包头附近的草场拍广告,陈一茫不知道这地方的名字——大巴车摇摇晃晃拉着他们一队人马来到这里,车上他只管睡觉,醒来时灰绿色的草原已在眼前,这地方下午四点过天色就暗了,视野一片苍茫。

陈一茫看着窗外,问身边的助理:“这天气能拍?”看着像要下雪了。

小助理摇摇头,有些担忧:“我也不知道,王导倒没说别的……”

自然是可以拍的,王导满意地说,等的就是这个天气,然后他又滔滔不绝起来,他们三十六个人,两个导演,十二个模特,还有化妆师造型师灯光师助理……三十六个人从上海飞到包头,又坐了近四个小时的大巴,为什么?不就为这片灰绿的草原,这片阴郁的天空,这几缕黯淡的阳光。捕捉,你们听着,王导说,我捕捉下来的此时此刻,以及此时此刻的你们,都能跳脱出线性时间,你们懂吗?有一些记忆可以跳脱出线性时间。

其他模特也是恹恹的,王导这人没别的毛病,就是话多。好不容易他过足了嘴瘾,一伙人闹哄哄地开了工。

这次他们给一个国产男装品牌拍广告,陈一茫分到的衣服是件白衬衫,平平无奇的最新款。然而在他换上衬衫的那一刻,小助理捂着嘴低声尖叫了一下。陈一茫有点无奈地说:“你这也太浮夸了。”

小助理连连摇头:“你穿这件真的绝了!靠,那天我们去选衣服的时候我还觉得这件不好看呢,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陈一茫脱下牛仔裤,换上纯黑的皮质短裙。造型师走过来说,果然这样比较有张力!陈一茫随意地把长发束成马尾,问她,什么是张力?

她笑道,这个很难解释得清呀,打个比方,你有一肚子话想对某个人说,可最终你只朝他挥了挥手,这就是张力……

到晚上八点整,大部分的内容已经拍完了,中间有一段王导始终不满意,拽着两个新人翻来覆去地试。

入夜,草原上狂风呼啸,满天都是星星,空气中有一股干冽的尘土味道。陈一茫蜷腿坐在小马扎上,鼻尖通红,捧着保温杯慢慢喝水。热气刚一涌出杯口,立即就被风吹散了。

也许是他喝水的神情太过专注,直到杯中的水喝完了,那个牢牢盯着他的男孩,才敢状似无意地挪过来。陈一茫知道他,是灯光师的助理——但也仅限于此。

他有多大年纪?18岁,不会再多了。

“哥,”声音也涩,“我那儿还有热水,你喝吗?我没喝过的,杯子干净。”

陈一茫冲他笑:“我不渴了,谢谢。”其实还有点渴,拍摄前三天他就很少吃饭也很少喝水了,怕水肿。

“噢……”男孩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看你们挺辛苦的。”

“赚钱么。”陈一茫说。

两人就这么聊起来,男孩大喇喇地席地而坐,他个子很高,北方口音,长相不算帅。

“我们那儿都干这行,”他说,“一个带一个,全国都有名呢,哥你知道吗?鄢陵,河南鄢陵,张桥镇。”

陈一茫侧过脸去,看着他的眼睛:“我知道,灯光村。”

“对,”男孩笑起来,带几分骄傲地说,“就是我们村。”

陈一茫问他:“你是第一次跟组?”

“第二次,”说起这话题,男孩更加兴奋,“第一次那个组在北京,我只去了几天,竟然就见着范冰冰了!她还给我签名。”

陈一茫仍然看着他的眼睛:“她漂亮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