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代替症(228)

作者:休芸芸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明明出身科班,演技却一直不在线并且彻底沦为龙套的十九线演员罗布里,忽然发现自己觉醒了一个演技升级系统。 只不过这个系统好像有点不靠谱。 选角导演:请表演一个因爱生恨的男人。 系统:叮咚,搜寻了您的记忆库,发现了可以代替演技的场景——便秘。 罗布里下腹一紧,两股一夹,一双眼睛闪过淡淡的水光,因隐忍而变得通红。 一阵撕心裂肺的吼叫之后,所有的压力和痛苦都在一瞬间,释放了出来…… 只剩下一种虚空和隐隐的快意。 一点击展开

这部来自中国的电视剧,却冲击了美国人的世界观。

单纯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

休西想看看,当一部《纸牌屋》满足了所有美国人的幻想,认为通往权力之路充满阴谋之后——

这部来自中国的电视剧,一部讲述中国官员基层运作的电视剧,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潮?

……

在美国文艺界的一致赞扬声中,阴阳怪气的声音出现了。

来自《华盛顿日报》。

报道声称,“……滑稽古怪的改编剧本,完全失去了芭蕾舞版《天鹅湖》的美感,中国的戏剧演员们为了迎合美国的市场,成功拼接出一部疯人院版天鹅湖。”

充满了偏见和诋毁。

更多是来自政治上的抨击。

然而没想到,报道一出,前来观看《天鹅湖畔》的观众更多了。

因为很简单,美国本身就是个政府和民众严重对立的国度。

而且,美国文艺界和政界,向来是最不能相容的。

有时候,甚至能看到一个大名鼎鼎的好莱坞演员,在某个颁奖典礼上,直接抨击总统和白宫政策。

华盛顿半官方态度一出来,《天鹅湖畔》甚至不得不增场20场,因为买票的人又多了一倍。

还有人甚至从美国最西区飞过来,只为了看一场戏剧。

《天鹅湖畔》挥动了翅膀,扇起了席卷美国的飓风。

……

因为戏剧非常火,导致在剧场门外,随处可见蹲守的记者。

甚至罗布里在后台,也遭遇了突袭的记者。

明显,这个记者就唯恐不能博人眼球,将摄像机和话筒抵到罗布里鼻孔下面,问出了不怀好意的问题。

“请问你,带着什么意图来美国表演的呢?”

罗布里面不改色:“带着亲切友好对美国人民的喜欢。”

记者不依不饶:“所以你认为美国人民喜欢你的戏剧?”

罗布里:“如果美国人民不喜欢我的戏剧,我希望他们喜欢。如果美国人民喜欢我的戏剧,我深表感谢,并希望我的表演,配得上他们的喜欢。”

记者愣住了。

无懈可击的回答。

就听罗布里诚挚邀请道:“不如,你先看看我的表演,再对我进行采访?”

……

表演结束。

记者被震撼了,久久不能回神。

就见罗布里走过来,重新出现在他的镜头里。

“你问我表演的感受,我的感受就是,我站在舞台上,这是一个奇妙的纽带,连接演员和观众,上帝创造了舞台,让人们交流心声。”

“世界上最难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你懂再多的语言,却无法走入别人的心中,只有舞台,以及舞台上的艺术,才可以打破人们内心的隔阂,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艺术不是武器,艺术是纽带,是镜子,是阶梯,只要敞开怀抱,就能感受艺术的魅力。”

……

罗布里的这番话,不仅传到国内,更登上了推特和Facebook的头条,标题为#艺术无国界#。

虽然有来自华盛顿的抵制,但更多的是来自美国文艺界的相应,不少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巨星,居然都转发了罗布里的视频。

外交部发言人在常规例会上提到了这件事。

“多年以前,美苏冷战时期,也没有禁止苏联的国粹《天鹅湖》登陆美国,我们认为,这是美国文化自信的底气,美国,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多重文化……但现在,我们很遗憾地看到,美国正在执行保守的政策……”

……

罗布里人不在国内,但国内的目光,全都在他的身上。

罗布里正在通话。

跟沈明明。

“你说你这个戏剧在国内演不演出……要不我买票去美国看?”

沈明明也想看《天鹅湖畔》。

“这我也不知道,你还是别来了,我们在这儿演的是英文版的,等演出结束回国之后,看能不能排演中文的,你要是来美国你也听不懂啊……”

“哦对了,你怎么也想起来看我的戏剧了?”

“你不知道吗,你现在这个戏剧火啊,太火了,现在我们要知道你的消息,都是翻墙去看,还有从美国之声还有人民日报上看你的报道……哦对了,还有新闻联播。”

别的明星,恨不能一天买三个热搜,让人关注。

罗布里,各大官媒主动报道,还登上了……23日晚间的新闻联播。

就见央视报道了纽约剧院门口买票的一幕,还有谢幕的时候美国观众鼓掌欢呼的一幕,播报员字正腔圆地报道:“由中央芭蕾舞团主演的戏剧《天鹅湖畔》日前成功登陆美国,并在纽约当地引发了观看风潮,这是一部由经典芭蕾舞剧改编的戏剧……”

镜头,出现了罗布里双臂张开,迎接自我的一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