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悬疑]+番外(267)
“你真买到了啊!太厉害了吧!“秦诗从纸袋中拿出一小管口红,左看看右看看,她眼睛不离口红,一手拉过余了,小声在她耳边道,“姑奶奶,你是不知道魔鬼都气成什么样了,下次早点来吧。”
秦诗抓起自己的头发往上拉,夸张地做了个龇牙咧嘴的表情,模仿不久前副主任生气的样貌。
“我尽量。”余了两手插兜,侧过身朝曹焕抬了抬下巴道,“走?”
曹焕撑着椅面皱着眉站起身,慢慢跟在大步流星向前走的余了身后。路过大接待室时,他朝里头的谭北海示意了下。谭北海点了下头,跟顾莺歌说了什么,随后起身赶了过来,扶着曹焕进了声像实验室。余了拆了根棒棒糖放进嘴里叼着,她拿鼠标点开了好几个窗口,跟唤小狗似地招招手,将两人叫到跟前。
“U盘进了水,水里有杂质导了电,第一次接电脑的时候没拆开擦干,所以一部分引脚烧坏了,试着恢复还原后,还是出现了部分资料丢失的情况。”余了将桌面上的二十几个窗口平铺显示,点了下屏幕道,“半张图片是灰色的,就是破损无法恢复的。”
二十几个窗口平铺,使得每个窗口变得极小,曹焕得凑到屏幕前才能看清都是些什么。
“意见书?”
所有图片都是泛黄的手写意见书扫描件,其上钢笔字工工正正,看样子,少说也得有个十几二十年了。
“这份是郑盛的,左清源把原件寄给了我。”
谭北海认出了其中一份,指着中间的某一个窗口道。
“我初步整理了下,资料完整的案子一共有十七个,损坏的部分无法统计,大致在五个案子左右。这些案子的日期,从96年跨越到了06年。”
“不对吧,“曹焕摸摸下巴道,”左清源以前说过,左商做郑盛这个案子的不久之前刚退休,成立了清源鉴定所,郑盛那个案子是03年底的,而依照U盘里的资料来看,清源鉴定所至少是在96年前就成立了,左清源怎么也不可能把96年说成是‘不久之前’吧?”
余了瞥了曹焕一眼,一脚蹬在桌子腿上往后滑行了一段距离,从右边柜子中拿出了一盒牛奶拆开喝,道:
“工商登记信息里,清源鉴定所之前叫作‘旷远鉴定所’,开设于94年,法人代表名为吴旷远,吴旷远是左商的……”余了皱起了眉,似乎突然遇到了语言障碍,“……是左商妹妹的丈夫。03年中旬的时候才易了主,改名为‘清源鉴定所’,法人代表变成了左清源,左商一直是以外聘专家的形式在清源鉴定所里挂名。”
“你是说,其实左商从94年开始就在经营鉴定所了?诶等下,你是怎么查到工商登记信息的?”
余了当没听到,把喝空了的牛奶盒嗦得滋滋响。
“这些意见书都是什么案子的?”
谭北海撑着下巴思考了会儿,问了句。
“大部分是法院委托,小部分是各地分局委托。法院会对所有上法庭的案件进行公示,除去其中可能最后没起诉,所以我查不到的,就能查到的来看……“余了故意停顿了下,卖了个关子,”公示中的意见书,与U盘里对应的意见书,意见全部不相同。”
“全部?”
“全部。”
“那没查到的那些说不定也是……”
余了侧身拉过鼠标,点开了一个文档,放大了显示比例。
“98年到02年间,有12个案子是高院委托的。”
“一共才几个案子,12个是高院委托的?等一下,郑盛的岳丈,以前好像是高院的院长!98年到02年是不是正好是他的任职期间?”
“可能要让你失望了,跟他应该没什么关系。”
余了耸耸肩道,谭北海闻言,拿过桌上的鼠标,最小化了文档,他在桌面平铺的PDF窗口之间来回看了一圈,脸色不太好地皱起了眉。
“委托书里的承办法官,都是‘顾茂林’。”
“那是谁?”
“原高院副院长,一直为人称道的是,他即使做到了领导层,照样会亲自下去办案子。他的事迹在公检法系统里常常被人拿出来当榜样讲,就是现在,也经常能在网上看到营销号写他的故事,还称他为‘热血法官’,也是因为这样,他后来进了省司法厅,任了厅长,但是现在已经退休好几年了。”
“他……什么时候进的司法厅?”
“02年底。”
余了抢答道,脸上是不动声色的兴奋。而曹焕心里却突然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气闷得很,这样的角色如果真的是搅合在整件事里头,那他们还能有胜算吗。
“这12个案子,都是关于什么的?”
余了表情复杂了起来,一副不知该怎么表述的样子,好半天,她略微纠结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