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超会撩的小奶狗缠上了(21)
为了感谢文冬就他们的帮忙,何工还和几个农民工兄弟跑到电视台来找他们,给他们带了很多土鸡蛋、老家腌的辣酱之类的土特产,非要送给文冬就他们以示感谢。
文冬就他们推脱不过,便只得收下。
他们拼尽全力做新闻,不是为了这些东西,而是为了送出这些东西的人。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报道需要被大众知道的事情,客观的、冷静的,用镜头描绘这个世界,用新闻实现自己的价值。
文冬就看着何工他们送来的土特产,突然就觉得自己受的再多苦、再多委屈都不算什么,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多少钱也换不回来的。
文冬就唇边带着笑,掏出手机,拍了一张土特产的照片,发给宫成。
“地道土鸡蛋,农家自制辣酱,想要吗?”
宫成很快发来一个馋嘴的表情,“还有我的份儿?”
“晚上来我家,带点小菜啤酒,看完球赛就分你一半。”
“没问题!晚上见!”
第13章 扎小辫儿
Z市儿童福利院里有很多无亲无故的孤儿,有的是父母家人去世、没有法定监护人,会把孩子托管在这里。有的是孩子生下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残疾,被家人故意遗弃的,没地方送也会送到这里。
儿童福利院也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领养机制,几乎送过来的身体健康的孩子都会在10岁以下的时候被各类家庭看中、带走领养,可是年龄大一点的,或是身体又先天残疾的,就很难被领养家庭带走,只能一直在儿童福利院呆着,直到成年。
文冬就以前从未来过这里,这次跟着三人组一起来采访,是他第一次踏入儿童福利院的大门。
在车上的时候,张谊就有些伤感地说:“儿童福利院这个地方,真是去一回心里难受一回。”
坐在后排的孙哥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文冬就不明就里,一边转方向盘右拐,一边问:“什么意思啊,师姐?”
张谊叹了口气,把头扭向窗外:“那里的孩子们都太可怜了,看着心里就难受。”
一时间,车里没人再说话了。
文冬就便专心开车,心里想着,到底是怎么可怜的孩子,能让内心强大的师姐都不忍多说。
儿童福利院这个地方,平日里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但是每到年底就会特别的忙。因为要接待各级领导、各类企业层出不穷的、络绎不绝的所谓“献爱心”活动。
文冬就他们这次来,就是要采访Z市10个中型企业联合组建儿童福利基金的新闻。这个基金会通过募捐的形式为儿童福利院募集资金,用于福利院的硬件升级和孩子们日常的生活开销。
到了福利院门口,文冬就停好车,拿着平板电脑就下车了。
平板里有他做好的访谈计划,张谊和孙哥配合,先对这10家中型企业的代表和福利院的院长进行简单的采访,然后对基金会的具体运作、募集善款、启动仪式等信息进行报道,最后再采访一下福利院方面准备好的儿童代表,这前期工作就算做完了。
文冬就他们到的时候,儿童福利院里已经有不少人了,有企业里的人,也有不少各路媒体的记者。
大家都是混一个圈子的,即使不知道具体名字,也大致知道供职的媒体,整天跑新闻现场的,彼此都挺脸熟。
文冬就到了以后,和几个相熟的记者朋友打过招呼,然后就打开平板电脑忙碌起来。
他先是登陆邮箱,最后确认一次采访内容,然后依次给每个企业的联络人电话沟通采访时间,最后找到了福利院院长。
院长是个40多岁的中年女人,带着眼镜,姓穆。
文冬就说明来意之后,穆院长非常殷勤地拉着他的手寒暄了半天,搞得文冬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收了几回才把穆院长手里握着的、自己的手给收回来。
“哎呀,文记者,不好意思,主要是我们这小小的儿童福利院很少接待像你们这种国家级别的电视台采访,最多也就一年到底你们来一次。”穆院长爽朗地笑着,“希望文记者以后能够多多来我们院指导工作,提高我们的曝光度,这样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才能多多来关注我们福利院,孩子们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穆院长说的倒是真的,儿童福利院他们电视台几乎每年年底的时候才会来一次,报道当年的捐款情况、院内的升级改造情况,最后再号召社会力量一起关注弱势群体之类的。
这一次,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基金会,可能他们还会再晚几天才来。
“穆院长您客气了,”文冬就微微欠身,谦逊有礼,“这都是我们分内的工作,应该的。那个,一会儿对那10家企业相关领导的采访,您看采访地点是定在室内还是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