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盲盒(8)
“周六一整天,周日下午两点之后。”
“那把你调整在周六早上八点至十二点,下午三点至六点半,周日下午来可以吗?”
“可以。”
吴叔笑,朝齐沓吩咐了什么。
“你晚上有晚自习吗?现在已经五点,我想带你参观和了解一下具体事项。”
“没问题。可以把相机寄存在这吗?”荒弭看了一眼齐沓身后的储存柜。
吴叔看荒弭拿下相机,转身按开一个柜子,然后接过相机,锁上,递给他钥匙。
“这是自动借阅机,和我们每个学校的图书馆一样,大家会自己操作,如果他们不会,会到柜台咨询。大多数时间吴叔都会在那,你需要做的就是和我把旁边这些归还的书记录归位。”借阅机旁的回收栏里书目不少。
“你也……”
“嗯,我开学就一直在这里兼职。”两人往借阅室方向走,到玻璃门前站定,“除了书籍归位时间,你可以随便在借阅室里看书,或者在旁边的自习桌自习。”
走进玻璃门,中间有一个两米宽的过道延伸到尽头。右侧有一排自习桌,每个长桌有四个座位,人快满了。其中大多是埋头动笔的,也有好几个中年人在看书。左侧是排排书架,偶尔有一两个人在挑选。
荒弭跟着齐沓走过前两排书架,上面归类明了。来到靠窗位置,齐沓低声说:“就按照这些类目来归位,所以一会儿我会去吴叔那把位置图表给你,你回去看一下,最好记下来,不然工作量会很大。”
“好。”
“那今天就到这,我先走了。”齐沓往前面书架走去,隐在书堆里。
荒弭转身看了眼面前书架上的类目,外国小说类,顺着一排慢慢看过去。偶尔看到精装版的停下来,看看书名,摸摸质感。在一排书架就驻足了五六分钟。
看得入迷,偶尔有人借过也没反应过来。实体书的魅力就在于没看内容,也能被书香和装订吸引。
看见新闻类书目,正合荒弭的意,对新闻类这些专业书籍本就像看待教科书一样,提不起兴趣。而正因为如此,借阅书籍的话,就可以逼自己在一定时间内看完。
“!”
荒弭怀着愉悦心情转身,视线就透过眼前的横空隙撞上了齐沓的视线,齐沓也是刚放好前面的书转身。两人都怔愣了几秒,眼里对知识的渴求都传递到了对方身上。
嘴角都勾起了一点弧度,低头查找自己需要的书籍。
隔着横杠,前面是经济类,后面是文史类。平时水火不容的它们,就在今天,莫名相处得很好,不分彼此。
右侧传来椅子挪动的声音,荒弭抽出一本《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走到过道。穿过玻璃,看见大家趴在栏杆上往下看。
齐沓拿着一本《国富论》从第三排走出来,放在木桌上,然后戳了一下站立不动的荒弭胳膊,示意一起出去看看。
“爸,吴叔要开始了,快点录屏。”
“好了,马上。别太激动,虽然有隔音玻璃,但还是和大家一致。”
一对父女趴在栏杆上,父亲手里拿着摄像机朝下,小姑娘一脸期待。
两人找到一个空位插进去,齐沓靠着栏杆,向荒弭解释:“每天下午五点半,吴叔都会准时在一楼大厅中央弹奏一首曲子。有隔音玻璃挡着,影响不到其他人,久而久之,大家在结束一天的学习后都来捧场。”
“吴叔好像在叫你。”荒弭看到一楼大厅的吴叔朝自己这里招手。
齐沓往下看,朝吴叔点了一下头之后,下去了。
“齐沓,我今天有点不舒服,但是又不想辜负大家,你能不能帮我弹奏一曲。”吴叔站在钢琴面前,朝着齐沓“说”。
吴叔知道他会弹钢琴还是在开学第一周周末兼职完后,图书馆即将关门,齐沓坐在钢琴前弹奏。
“好,吴叔。”齐沓坐到钢琴前。
“大家好,吴叔今天不舒服,想对大家说声对不起。今天由我来暂代。”
吴叔朝四周鞠躬。
“吴叔,没事,这多大点事啊。”大家也知道吴叔听不见,边摆手边说。
“那男生好帅啊。”荒弭边上几个女生调好焦,对准齐沓。
「Tom's at the piano talkin' to a ghost
汤姆在钢琴前和一个鬼魂说话
Playin' with his eyes shut tight
他演奏时紧闭着双眼
Here's a little song I learn it from the wind
我从风中学会这首歌
I heard it on the wind last night
昨晚,我又在风里听到它」(注)
琴键被指腹轻触,略低沉的声音从调好的话筒传出来,从一楼绕着梁慢慢钻到众人的耳蜗,沉醉其中。
这里仿佛变成了钱币博物馆,盲人小男孩拉着上校的手走出阴暗,吃到梦寐以求的糖果和蛋糕。可梦总是短暂,上校去世了,他又只能坐在钢琴前和鬼魂说话。
☆、饮食风格
一曲罢,距离六点还有二十分钟左右,齐沓拿起话筒,“请问有哪位想要弹奏一曲的吗?”
“我!”荒弭旁边的小姑娘回话,然后把相机递给爸爸跑下去。
齐沓起身,朝站在钢琴旁和蔼笑着的吴叔打手势:“吴叔,别站这了,到那边坐坐吧。”
吴叔摇摇头。
“吴叔。”小姑娘蹦到吴叔身后,一时兴奋忘了他听不见,“啊?”,然后转到吴叔前面,“哥哥,你帮我跟吴叔说我要弹一曲送给他。”
齐沓传达,“曲名是《I'm a child of God》,希望吴叔能和我一样,活在快乐的童年里。”
跃动音符堆里,站在吴叔身侧的齐沓无比温柔,感染了楼上看风景的荒弭。
演奏活动结束,人们暂别知识归家。
“我帮你归档。”荒弭站在楼梯口,高出齐沓一个台阶。
“不用麻烦,现在也不早了,图书馆离闽北还挺远的。”踏上最后一个台阶。
“没事,回去也挺无聊的。整理整理顺便还能再熟悉一下。”
齐沓只好默许。
两人办事效率确实挺高,齐沓看着堆满的书架,有点庆幸,“今天谢谢了。我带你去逛一下夜市,吃点东西。”
荒弭这胃确实被惯出了病,到饭点就不认主人。
两人来到吴叔办公室,“吴叔,身体好些没?要不要我帮您带点粥回来?”
吴叔放下手中的笔,回复:“你们去吃吧,我一会儿自己回家煮。快去吧,别饿坏了。”
夜幕已经降临,古槐树上的灯火通明,不逊于高高悬空的白炽路灯。
过斑马线,从路边店面隔间直走,拐进小巷,出现一块镂空铁栏撑起曲线牌子,上面四个大字:“查南夜市”。
夜市房屋低矮,民国时期的建筑,低矮屋檐下都挂着红灯笼,灯控按钮已经开启,一眼放去,红红火火。
鹅卵小道两米宽,两侧搭建的小灶上架起油锅,臭豆腐味溢出、油炸类食品深受喜爱。烧烤架上的各式烤肉滋啦响,撒上辣椒面,色香味诱人。
“想吃什么?”两人走了几米,同类型的烧烤摊往后走了好几家,也没见荒弭停下脚步。
荒弭虽然馋那些滋啦食品,但胃不同意,“想吃饭,这没有餐馆之类的吗?”
“有,在前面。”
“去旁边吧。”荒弭叫住齐沓准备跨进餐厅的脚,转向旁边的小火锅店。
两家格局、格调差异很大。仅从外面透过玻璃看就能闻到金钱味的餐厅,里面顾客寥寥无几,都在沉默夹菜。而两人走进的火锅店烟火气足,顾客满篷,刚好有一桌客人离开,两人才得以落座。
店员忙忙碌碌,不多时就上锅开文火。
“你不喜欢吃烧烤类吗?”齐沓把盘子里的菜倒进沸腾锅里。
“挺喜欢的。不过需要先在肚子铺一层养分,高中任性,弄坏了胃。”荒弭帮两人舀饭,米粒白而饱满,“吃完饭再去尝点查南这边的风味。”
“谢谢。”齐沓接过饭碗,开门见山:“为什么不去旁边的餐厅,实际上我还是可以请得起的。”
荒弭夹起排骨,说:“我确实也会考虑价格,毕竟我们还是学生,但吃一两次实际上也没什么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口味问题,隔壁的主菜牛蛙我不喜欢,我的比较喜欢在热闹、亲民化的环境就餐。嗯……物美价廉。”
周遭餐桌朋友聚、家庭聚不在少数,刚下班的职员也点了一份麻辣烫,在一片嘈杂中畅所欲言,没有突然停顿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