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我(21)

“发现他是你的克隆人?亲口告诉他们,他们恐怕都不会信。”方一一抱着拳坐下来,“不过他们都以为你傻了,连我都差点忘了,你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会是,呃,那个样子。”

“他早晚都要成天和他们待在一起,尽早适应不是坏事。”说着,尹昳的目光落到另一个尹昳身上。尹昳二号低着头,他可能是在为这次稀里糊涂的交换懊恼,又或许仍然没招架住韩释安的无厘头。

“那倒没什么。尹昳,你妈妈来电话了,你曾外祖父去世了,她已经到荔镇了,她让你收拾收拾东西明天过去。”

尹昳当然只拿这当成普普通通的一个消息,“这样的话,这些天尹昳就交给你了。”,可是他再抬头撞见方一一严肃的目光时,他才反应过来。“尹昳啊,关于荔镇的一切,尹昳二号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尹昳听得出来这句话分明就是“把尹二一起带上”。他知道这一定是方一一经过和他现在一样的犹豫后得出的结论,她绝对已经考虑过尹昳二号此行要面对的风险,但尹昳已经得出了必要性大于风险的结论。荔镇是尹昳人生的某一个终端,去荔镇的契机很多但并不掌握在他手里,如果尹昳已经离开了,让尹昳二号了解荔镇就更难了。尹昳突然意识到好像时间不太够用,六个月已经过去了一半多。

两个尹昳是没办法一起乘火车的,所以他们只能花两倍价钱坐公共汽车。庆城往荔镇的车很多,去的人也多,尹昳班上就有家在荔镇的同学。荔镇不大,来来往往怕遇到熟悉的面孔,两个尹昳都戴上了口罩,尹昳本来就晕车,可是他俩又不敢坐得太靠前,于是两个人头碰头睡在最后一排。尹昳二号没有尹昳睡得那么沉,他迷糊中感觉到车停过几次,于是强撑着在混沌的意识里晃醒肩膀上昏睡的尹昳。

其实汽车经过收费站后,路就已经变得崎岖了。没有荔山,便没有荔镇,镇子仿佛是几座丘陵的缝隙里生长出来的青苔——荔镇就这样横着生长,南端沿着荔山道,人家稀稀落落一直蔓延到了山腰,尹昳的曾外祖父家就正在这条山道一侧。荔镇的北端收束在几个小村子里,南北之间便是平地,也是镇中心。去年荔山侧面的巨大寺庙完工,荔镇又生长了,但它纵向生长得缓慢,尹昳小时候这里最高的建筑就是荔镇火车站的天桥,那时经过天桥上一个小小的裂隙,尹昳和表哥就会趴着望出去,现在荔镇有了楼房,可是都和晨曦的楼房高度差不多,整个镇子看上去仍然是矮矮的。

尹昳没有时间也没打算领着尹昳二号在荔镇转一转,他们先在镇医院后面找到了一个小旅店——荔镇的旅费便宜得很,至少可以先当成是大冰箱来用。尹昳二号安顿下来,尹昳就匆匆赶去镇医院了——这样小的镇子,是没有殡仪馆的,守灵厅就在医院里面,出殡的时候再把人送到镇外的殡仪馆去。尹昳赶到休息室时,许许多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亲戚满满排了一屋子。休息室里闷,但不热,人们都穿着棉服,男人们呼出的烟飘在灯泡周围,女人们围在一起嗑瓜子唠家常,支起的牌桌“吱嘎吱嘎”地响,这些活着活着就各奔东西的人聚在一起的机会不多,葬礼便是个机会。差不多都打过了招呼后,母亲给尹昳系上了孝带,“去给你太姥爷磕个头。”尹昳挺欣慰母亲的状态,曾外祖父的过世看来没有给母亲带来太大的包袱。“胡新宇,精神精神,和你弟一起去吧。”姨妈晃了晃靠在椅子上打盹的表哥,表哥睁眼看到尹昳,倦意全无。

守灵厅是一个小砖房,红色的砖被常年燃着的香火和炭火熏得黑黢黢。曾外祖父的身体被一条金色的丝毯整个盖着,他今年九十五岁了,供果往外送就没断过。老人是寿终正寝,大家都很自然地接受着。尹昳的曾外祖母也很长寿,她已经去世了七八年了。两位老人一共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最大的女儿就是尹昳和表哥的外婆。不过尹昳和表哥都没见过外婆,外婆在母亲小时候就病逝了。尹昳和表哥在守灵厅帮不上什么,陪着舅外祖父还礼,里里外外拿些水果、糕点什么的,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回到了休息室。休息室里仍然一片闹闹哄哄,尹昳被烟呛得有些头痛。他心烦意乱,瞥见一个拄着拐杖弯着腰的老人推门而入。

“毕姥来了!”围坐着的人们纷纷起身,母亲直接上前扶着老人。“毕姥怎么自己就来了?路这么滑,你就别过来了呗。尹昳,这是我小时候,太姥爷家的邻居,你应该叫毕太姥。”姨妈搀着另一边,“毕姥身体真好啊。”说着,把老人扶着坐下。尹昳观察到,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好像受了严重的风蚀,那算是苍老的表现,可她的眸子里还流着令人感动的精气神。“格格,婷婷啊。”老人说的很慢,但是尹昳听得清楚,老人的注意力已经到了尹昳和表哥身上。“毕姥,”姨妈指着尹昳,“这是老二家的。那个,是我家的。”尹昳和表哥做到老人身边。老人一边笑一边点头,“上次见他们喽,”她一只手握着尹昳的双手,另一只手在胸前比划,“好像还那么小。长得真俊啊,你俩长得还真像呢。”

“毕太姥,这路这么滑,你还过来干啥啊。”老人的眸子缓缓蒙上一层雾,“我得来送送老钟啊。”母亲眼圈也有些红,“是啊,我姥爷走了以后,那一辈就剩你毕太姥一个了。”

尹昳能很深刻地感觉到,握着他的那只手,力气不大,却抓得紧。他突然从心底里生出一丝悲凉,仿佛一个时代就要过去了,而仅存着的目送大家一个一个离开的人,该是有多孤独呢。

“毕姥,让俩孩子送你吧。”老人拄着拐杖,摆摆手,意思是不用。姨妈赶忙过来摘掉尹昳和表哥的孝带,“你俩送毕太姥回家,小心着点啊。”临走前,母亲小声说:“尹昳,你毕太姥自己没有孩子,平常只有她外甥会来看她,不用急着回来,陪她说说话。”

毕太姥的家不远,和小旅店就隔了几个门市。进大门前,胡新宇接了个电话,说要去一趟高中同学家。于是尹昳自己搀着毕太姥进了屋。屋子的陈设实在简单,分分明明是一个老人自己的生活。他扶老人坐到火炕边上。“孩子真好啊,真像格格和婷婷啊。”毕太姥的声音在空旷的屋子里有细微的回响,窸窸窣窣里尽是孤单。如果认真去算,眼前这个老人,可以说亲眼看了荔镇的历史,就像母亲说的那样,那个时代的人,到现在就剩下她一个了。尹昳环顾四周,其实蛮残忍的,老人明显已经习惯了孤独,可是曾外祖父的离去,提醒了她一种更深到心底里的孤单。.

尹昳手上帮老人褪去棉衣,却出了神。直到他听见老人的声音,“孩子,那一个呢?”

“我哥他有……”尹昳说到一半就想起了什么般骤然停下。

“他怎么了啊?”

“噢,他马上就回来。”

尹昳二号把暖壶里的水缓缓倒到小铁缸里,尹昳递上去,“毕太姥,暖暖身子。”他俩对着毕太姥坐下来。

“毕太姥,讲讲那个时候的故事吧。”

老人眼里泛起一阵暮色,她的眼眶微湿,看着面前两个孩子。

“长得真像你们妈妈。”

第12章 旧事

那年温婷二年级,放暑假那天她把自己两科满分的考卷抓在手里,结果和伙伴去西大桥下边儿玩的时候顺手扔掉了。

那年温歌在姐姐学校的招生处东张西望,温婷确实把她忘了。招生办的老师问她的名字时,她踮起脚,两只眼睛连成一条轻盈的线,一个字一顿地说自己叫,温,格,格。

黄昏两个孩子又下了南山去镇医院,院子里种了大片的太阳花。温婷稍微弯了点腰才和温歌一般高,温歌直接蹲了下来,她的手和花差不多大,她揪花的时候,嘴巴也在用力。“这一朵颜色好像更深一点。”顺着温婷手指的方向,温歌挪了挪身子,刚要伸出手去摘,钟汝平用他的竹扇骨在两个孩子的脑袋上清脆地各敲了一下。“胆子大喽,姥爷我楼下的花都敢摘。”

左手一个小的,右手一个更小的,走到南山腰的小院里,钟梅围了个围裙站在鸡窝前边儿。“妈!”温婷、温歌一个声音比一个大,跑过钟梅身边儿直冲了屋里去。钟汝平坐在摆开的大桌子旁边儿,端着铁缸朝里边儿的茶水吹着气。两个孩子的姥姥在车站等去北京探亲的毕桂湘,钟梅张罗着给这出了远门的对面邻居接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