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
焦旸正色道:“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的今天,刑侦拥有各种高科技手段。调查走访摸排,似乎已经是落后的上个世纪的方法了,但它依然是最有效的破案方式。正如你所说,这里是个有几万人的大型校园,不是荒漠无人区。
凶手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一刀刺死埃里克,再凭空消失。我们现在可以围绕行政办公楼周围的几个宿舍楼,以及那条羊肠小道,所通向的附近建筑物当天所在的人员了解情况。公开征集线索,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调查方向,最好是当天的目击者。”
但是,焦旸所说的这些工作,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好吧。”
布兰科道:“陆教授,在凶手这方面,你能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焦旸听着,都替陆沅离捏一把汗。犯罪侧写,是根据凶犯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推导其心理状态,以及身份地位等个人情况。
那自然就是凶手所暴露出来的细节越多,越独特,越能找到对应的标签。
上去把人一刀捅死的杀人方法,最简洁快速高效。在各国的杀人案例里,都能排到前三,坐二望一。跟他自己总结的伸手掐脖子,拿砖头砸后脑勺的杀人三大俗,排名不分先后。
就目前这个现场脚印都查不出来一个,简陋到连杀人动机,都推导不出来的现场,就让人做侧写,真是强人所难!
但是,教授就是教授,博导就是博导。这几天,陆沅离其实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陆沅离顿了顿道:“现场发现的凶手留下的痕迹过少。我只能从死者埃里克,做一下反推。
埃里克没有过硬的学历和技能,没有稳定的伴侣和职业,瘾/君子,精神状态亢奋,流连暗网。在固有印象中,他应该能算是高危人群,或者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那么,日常与他一起喝酒吸/毒的那些人,就可能知道一些,他脱离于大众视线之外的一面。总结一下的话,就是埃里克有几个关键词,吸/毒,暗网,不稳定。”
“我知道了,谢谢你教授。”
布兰科起身道谢,“我们回去之后,会继续跟踪调查的。”
等焦旸送了布兰科回来,陆沅离已经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
“我来!”
焦旸一把抢过陆沅离手里提的卷宗。
知道这家伙又想跟他回家去,陆沅离无所谓的耸耸肩。
两人刚一进别墅大门,楼道里有片刻的黑暗,焦旸随手把卷宗一扔,就把陆沅离扑到了墙上,“你对我不冷不热已经好几天了,你到底要跟我置气到什么时候?!”
陆沅离回过身来道:“你以为我家是客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我们要低调一点,不要给人留下话柄,这不是你说的吗?”
焦旸道:“而且,我已经跟你解释过了。我没有先斩后奏的意思。只是因为我现在的室友性格孤僻一点,不好相处,别人都受不了搬走了,才临时空出了房间!”
陆沅离若无其事道:“那不是很好。你就可以像其他普通学生一样,正常完成你的学业,而不是每天来骚扰你的教授了。”
“什么叫骚扰?!”
焦旸气道:“我只是想每天都看见你!如果……算了!”
焦旸把卷宗拾起来,放在楼道两侧的格子里,就转身出去了。
陆沅离看着他带死别墅大门,不由耸了耸肩。其实,他刚才说的最后那句话,还是挺动听的。如果他再耐心一点……
清晨,阳光还未照射到树梢,小鸟就已经唱起了歌,微风吹拂着橡树,带来了一阵阵树叶的清香。
天才蒙蒙亮,几个学生就拖着行李从学校里出来,准备乘坐早班车,去最近的孔子学院参加“中国味道”的联谊活动。
三人经过校外一片橡树林时,一个女生手里的塑料袋子被衣服勾破了,里面因为这次主题活动而特意准备的食材,咕噜噜的滚了出去。
女生跑过去捡,忽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天色昏暗,女生低头一看,忍不住惊声尖叫起来,“奥天哪,这是人腿!”
三个学生吓得魂飞魄散,飞快的跑回学校去找老师加报警,连行李都忘了提。
布兰科迅速赶到现场,发现了一具被橡树枝部分焚烧的男性尸体。尸体已经面目全非,五官被烧得一片漆黑,只能从花白稀疏的头发,勉强目测为是个中老年男性。
这天早上,陆沅离刚起来,就被院系主任的一个电话叫了出去。
焦旸早上刚围着操场跑了两圈,听学生们在议论死了人,就赶紧跑过去看。
此时,闻讯赶来的人群,都已经被驱赶回去,或者阻挡在了警戒线外。两人就那么隔着一具残缺不全的尸体,看着彼此。
埃德蒙多这时则恰好穿着防护服匆匆挤进来。
“哦,天哪!”
埃德蒙多看到尸体的头面部就叫道:“烧成这样怎么辨认?!死者为白人老年男子,年龄约六十岁左右。被焚烧前,没有生物活动迹象。应该是死后抛尸,凶手用了助燃物,不然很难烧成这样。
目测死者身上,没有明显的穿刺伤痕。只有在手脚上,有隐隐的捆绑痕迹。手腕上有陷进去的勒痕,大概是麻绳一类的物体。看起来应该是,死后绑上去的吧。尸体烧成这样,死亡原因,暂时判断不出来。只能排除不是被勒死,或者被凶器刺死。至于时间,根据尸斑和尸僵反应……”
埃德蒙多看了一下表,“初步估计,死亡时间在……八个小时左右吧,也就是昨晚十点前后。”
“我也觉得,这里只是抛尸地点,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焦旸上前端详了一下死者赤/裸的双脚,道:“死者下肢呈现不正常的红色,血管突出,有挣扎痕迹,像是窒息死亡。结合死者颈部没有伤痕,死亡原因,大概率为一氧/化碳中毒。”
布兰科点头道:“就是烧成这样,想要查找死者身份,可能有点困难了。”
“我觉得不会很难。”
焦旸道:“警长,你看一下死者的双脚,他没穿袜子。如果死亡原因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话,他应该就是附近的居民,甚至就是这个学校里的人。”
“就因为死者没穿袜子,你就知道他是附近的居民?”
布兰科道:“这也许只是因为,在抛尸的过程当中,袜子被人故意扯掉了呢?!”
第25章 死亡拼图(5)
“不只是袜子, 还有衣着、死亡时间以及我猜测的死因。”
焦旸道:“死者身上穿的,是一套保暖内衣,而不是外套。除非是就出去倒个垃圾的距离, 一般人不会穿这个就出门。在现在这个天气里, 晚上老年人也很难赤脚在室外。不穿外套, 光着脚没穿鞋袜, 死者遇害的地方, 很可能就是在他的家中, 或者很亲近的人,比如子女家里。”
布兰科思索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我们也办理过,杀人之后, 将受害者身上的衣物完全剥去, 以阻止警方查明受害者身份的案子。”
“这种案例,我也遇到过。”
焦旸道:“所以,我说是有前提的。要看死者的死亡原因, 是不是跟我猜测的一样。一氧/化碳中毒,这是一个很需要环境配合和操作的杀人方法。不论是跑去别人家里开煤气,还是把对方邀请到自己家里来, 再开煤气毒死他,操作起来都很困难。
再结合凶手想要焚尸灭迹, 却不太成功,还将尸体丢弃在这样很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说明行凶者是个新手,杀人之后很慌乱。似乎体力值也不太好。不然如果凶手年轻力壮,完全可以挖个坑把死者埋了,延后人们发现尸体的时间。”
“OK, 你说服了我,我们马上排查学校以及附近居民中的失踪人口。”
布兰科转头对陆沅离道:“这里离学校很近。陆教授,如果死者真是这个学校里的人的话,你觉得跟埃里克那起案子,会是系列案吗?”
陆沅离想了想道:“单从目前这两起案子的外部表现与细节来说,我觉得不是。连环杀手,一般都是有自己明确的杀人标记,并严格恪守那些细节的。在公共场合一刀刺死受害者,和焚尸灭迹之间,差得实在太远了。”
布兰科点点头道:“那我们先回去确认死者的死因,排查死者身份,有进展再通知两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