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小夫郎+番外(812)
这就是黎明德的目的,读书费钱,考科举费钱,不如先做点实际的,从改善村里人的生活做起,等到他们能够吃饱穿暖了之后,他不主动提,大家都会想要继续送能读书的孩子读书。
刚开始,黎明德做的那些事在知州看来有些胡闹,索性黎明德没有找州衙要多少银钱,在黎明德做好了自己事情的情况下,他就没有怎么管。
没想到,他没有管的事在后来会给他惊喜,等到了五年后,那几个村子真的大变样,这几个村子的变化成为了他那一年述职折子的亮点。
靠着这几个村子的变化,知州在吏部的考评为上佳,他升任通判。
从正六品知州变为从五品通判,虽然品级只变化了一级,但是通判这个职位很紧要,不是普通人能够做的,在通判做三年后,调任知府的概率很大。
知州的位置空了出来,黎明德就从州同知升成了知州,主管一州的政事。
手上有了更大的权利后,黎明德开始在全州的村镇推行他的想法,雇佣那些识字的、有耐心的老童生去到各个村子做夫子。
不仅仅从孩子们读书的问题入手,黎明德还召集了工匠们在一起,教那些不想继续读书的孩子各行各业的手艺等等。
一开始很困难,谁都不想把自己吃饭的手艺交给没有关系的人,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是他们每一人从入行开始就深谙的道理。
黎明德想了不少办法,最终终于说服了几位瓷窑的师父,以收徒的名义,在官府修建的磁窑中教那些愿意学烧瓷手艺的年轻人。
闭门造车变成集思广益,磁窑产出的瓷器不论花样、形状还是颜色、造型都变得丰富起来。
三年后,瓷器成为了黎明德管理的州的特色,远销大虞朝外面的藩国。
再三年后,黎明德治理的州童生数量、秀才数量翻倍,收上来的各类税翻倍。
黎明德政绩让他在调任时直接从知州直接升任布政司副使,主管民政事务,负责配合学政,南辽省难出读书人的痛在黎明德和学政的手上慢慢改善。
不知不觉中,南辽省学风盛行,这几年南辽省人才辈出,尤其是黎明德执政过的那个州,几乎每次乡试的解元都是从那里出来的。
后来黎明德从布政司副使升职为布政使,他积极推动各行各业的改革,短短几年就让南辽省的税收一跃成为国内排在前几位的省。
每年巡抚去到京城述职的时候,对上别的巡抚都能抬头挺胸,不像以前那样总是被奚落。
在黎明德四十岁时,他从南辽省布政司调任到了位于大虞朝中部的靖池省做巡抚,靖池省属于那种不起眼的省,面积不大不小、人不多不少,没什么特色。
但是黎明德很快发现了靖池省的优势——位置。
靖池省内地势平坦,他就在靖池省四周打通了几条商路,培养商队、往来通商,活生生地把一个没有特色的省盘活,成为了比京城还让商人们向往的地方。
作者闲话:感谢੭ ᐕ)੭*⁾⁾对我的支持)
第425章 番外四:白平明
“阿姆,为什么人每天都要吃饭?”
“阿姆,为什么每天早上爹都要叫我起床和他一起跑步?”
“阿姆,为什么马可以拉车?”
“阿姆,为什么你要让我闭嘴?”
……
年满三岁的白平明委屈巴巴地站在墙角,看着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地面成为了不同的形状,为什么地面上窗棂的形状在不同的时间会变化?
小小的脑袋里有着大大的疑惑。
可是已经把阿姆惹恼的白平明不敢再问了,惹恼了阿姆没事,要是等爹回来了发现他把阿姆惹着了,明天早上他又要多绕着院子跑一圈,他小胳膊小腿跑得没有爹那么快,一圈要跑好久好久。
白平明,就是黎明瑾用了一个晚上,差点难产才生出来的孩子,因为生在破晓十分,白志文就给他取名“平明”,意为天刚亮时,也指公平严明。
白平明的小名叫做晓晓,破晓的小,这孩子不大,生的时候死活不愿意离开阿姆的肚子,最后终于出来了黎明瑾却大出血。
因为当时恰巧白志文推开家门孩子生下来,所以他始终认为是自己回来晚了导致孩子生得晚,导致黎明瑾大出血身子虚弱,被吓着了的白志文从此没有再要孩子。
说起白平明出生,就不得不提一提当年发生的事。
黎明瑾生产时碰上了太上皇的六十大寿,那一天宫中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都没有安宁过。
皇上在六十大寿的上午一直待在纯贵妃宫中,由静安公主和六皇子陪着。
在这期间,四皇子收买了禁卫军,带着伪装成宫人的士兵进宫,也在宫外安排了很多人,随时等着信号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