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栽[娱乐圈]+番外(70)
电影上映之前,官方发布了一张油画风格的海报,一片向阳花海中,两位以漫画形象出现的主演身在花海中,向着太阳奔跑,暖暖的柔和的调子,非常治愈。
而网友们一看作者,都傻了。
作者是关瑜,项天问。
项天问没人知道是谁,关瑜都知道,大师级的画家亲自来画海报,这无疑是前所未有,震惊了艺术圈,有些画作收藏爱好者甚至还想花高价收藏。
而当大家知道这部电影的美术指导就是关瑜时,对电影的期待更甚,
做一张手绘风的海报是项寻提出来的,他本是想亲自设计,无奈实在没时间,就交给项老头跟关瑜了。
项寻会一点美术皮毛,是跟着项老头学的,艺术不分家,项老头从小就教他,只要跟艺术有关的,多学一点没坏处。
他一直以为项老头真是为了摄影学的画画,后来知道他跟关瑜有过那么一段故事之后才恍然大悟,老头当年肯定是为了接近关瑜学的画画。
所以二十多年后,项寻给没追到人的老头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跟关瑜一起设计手绘版的海报。
因为这张海报,《向阳花不开》又上了一波热搜。
不过热度归热度,最终还是要看影片本身的口碑,正式上映前一天,窦乐跑去骆寒家里当电灯泡,因为他心里发慌。
“老项,明天口碑崩了咋办?”窦乐抱着项寻的胳膊瑟瑟发抖,“我怕,要是崩了我就退圈,没脸混了。”
从电影筹备开始,窦导都很能稳得住,指挥得当,没有表现出任何慌乱,还以为他心里素质真的牛,感情是唬人的。
“那不能,咱们拍出来的电影不说特别好吧,想崩也是不容易的。”项寻说。
骆寒榨了杯果汁给窦乐,“补充点维生素,有助稳定情绪。”
“好使吗?”窦乐咕咕噜喝了一杯,感受了一下,“为啥还是没稳定啊?”
项寻乐了,“这病不到明天是好不了了。”
三个人干坐了一宿,家里的水果都榨完了,到早上排着队上厕所。
电影第一场在晚上七点,九点以后,来自观众的第一批评价就出来了。
窦导收到的第一个评价是东维的。
维维果冻:靠,超出我预期啊大导,画面太美了!
维维果冻:以后拍电影带我玩啊嘤嘤嘤~
脑残粉的评价没有说服力,窦乐不安的情绪还是没稳定。
但随后两个人的评价对他来说就有分量了。
一个是关瑜,一个是项老头。
关瑜:拍的好,我跟老项一起看的,片尾的时候他偷偷流眼泪了,感动了,感概了(别告诉他我把他卖了)。
晚姐:偷偷跟你说啊,我爸偷偷看电影去了,还不告诉我,哈哈哈!
晚姐:他刚回来了,我看表情应该是不错,稳了。
晚姐:我请所有的同事看午夜场,姐姐晚上亲自给你写影评。
随后,越来越多的评价出来,各大网站都在热议《向阳花不开》,有褒有贬,不过整体口碑稳住了。
对创作技巧的评价基本都是正面的,所谓创作技巧,包括的是剧本、拍摄、表演还有剪辑音效美术这些,甚至有专业人士深度分析了这部影片的拍摄技巧。
从不专业的人嘴里说出来,就是画面色调漂亮舒服,演员演技在线。
最让人惊喜的是陈书意,观众普遍评论他的表现超出意料。上映之前,陈书意的异议最高,因为他没有代表作,甚至没演过主演,怀疑窦导在硬捧他,结果却是惊喜重重。
——燕池的情绪拿捏得太到位了,不满不缺,刚好。
——最让我惊喜的是燕池,从设定到表演,张弛有度。
——骆寒的表演一如既往地稳,他撑起了整部电影,而陈书意跟骆寒这样的演员对戏丝居然毫没有违和感,他稳了,这部电影就稳了。
最有争议的是剧情,观众们的观影感受不一样,对一些事情的理解不一样,所以体会不一样。有的人只看到了人物的悲,以及规则与人性的残忍,他们觉得压抑,因此不喜欢,而有的人就能看到悲情中的挣扎与希望。
还有一些人从故事折射到了现实,讨论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们觉得导演能拍这样一部电影,有想法有胆量。
影评的褒贬基本都在意料之中,窦导的心总算是稳了。
普通观众更在意故事还有演技,以及整部电影的质感,不管故事悲情与否,它能触及人心,是完整的,就是好的,再加上所有演员的演技到位,电影质感高级,所以口碑上来是必然的。
而伴随口碑而来的就是热度上升,排片率上升。
导演摄影师的处女作,能有这样的表现是及格的,不求太满,因为需要上升空间。
票房方面不奢求太多,毕竟是小成本文艺电影,主创们很看得开。不过圈里圈外众好友却无不卖力宣传,以东维为首的《旅人》家族最卖力,东维跟温石凌每天都送粉丝电影票,每天起码贡献一百万的票房。
上映第三天的时候,这俩人的疯狂行为被骆寒喊停了,自己掏腰包太多那就有票房注水的嫌疑了。
等票房到了一亿的那天,剧组所有人员一起吃了顿庆功宴,这是大家最初定的理想目标,现在圆满完成,后面票房是多是少都是赚的。
“你们预期也太低了吧?”
来庆功的不光有剧组,还有《旅人》家族成员,说话的是东维。
“就是,我看起码五亿。”温石凌说。
马蔷说:“八亿也能想一想。”
文艺片的票房不能奢求太高,有时一年几十部加起来也不见得有五亿,过了亿就算是十分不错了。
骆寒客观地说:“这部电影有热度加分,但本身的质量过关,跟热度相辅相成,所以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窦乐点头,“我们运气不错,算是有努力有回报,甭管票房多少,对我们来说是成功的。”
“太谦虚了你们。”东维说,“反正我觉得这是一部上乘之作,它就应该有高票房,说不定寻哥寒哥你俩一部电影就能还清骆总的债了呢,告你们啊,最近骆总在家可关注票房了,比你们还上心。”
项寻笑起来,“骆总面冷心热。”
骆寒轻哼了一声。
酒过三巡,大家都喝嗨了,《旅人》家族们强烈要求节目马上录制。
东维声音最大,“我建议今年明年两季连录,我就可以有理由推掉别的节目了,带薪休假不要太爽!”
温石凌笑话他,“连录两季,那你得求粉丝们多买几辆代步车,累死了得不偿失。”
东维嗤笑:“你懂个屁,现在窦导有钱了,我们搞富游,出门就开房车带保姆。”
窦乐说:“你开火箭上月球吧,我给你直播。”
众人:“哈哈哈哈!”
吃过饭大家照旧去KTV唱了歌,散场已是两点多,项寻跟骆寒没开车,走着回家。
这个时间街上安静极了,两人肩并肩手扣手,像两个纯纯的高中生在无人的街道压马路。
“困吗?”骆寒朝项寻抬了下肩膀,“睡会?”
“我脑子现在还嗡嗡的,兴奋着呢。”项寻在KTV被瞎起哄的东维跟温石凌逼着,跟骆寒合唱了几首歌,被骆寒那独有的能拐跑小孩的魔音洗了脑,现在还没缓过神儿来。
“我唱歌有进步吗?”骆寒问。
项寻:“别逼我损你。”
骆寒笑,“我本来打算给家里买一套音响练练歌的。”
项寻:“买了就分居吧。”
骆寒:“你难道不应该鼓励我一下?”
项寻认真地看着他,“咱还是专注演戏吧。”
骆寒笑了半天,问道:“哥,周情昨天晒了温石凌给他的明信片,你看见了吗?”
项寻当然看见了,周情卡在电影票房破亿的时候发了那张明信片,祝福的同时喊话窦导快点录制《旅人》。
冷冷淡淡的一句话,藏着酷哥心里的柔软。
骆寒这时候问起明信片,当然不是在探讨铁汉柔情,他是在提醒,项寻该想起他的明信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