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2)

《世俗》作者:罗敷

寒武纪年2020-04-16完结

文案

原本应该相识、相知、相离,还未深入的相知,却已相离。

纵使彼此深爱,却抵不过世俗压迫。

还是那年冬日,你却已不在。

标签: 小狼狗 1v1 BE

第一章 第一节

01

二零一七年,初冬。

雪花纷纷扬扬的落向大地,覆盖了城市的每一处街角,一夜之间整座城市裹上了一层淡淡的薄纱,纷纷扬扬的雪花,好似一只精神抖擞的雄狮,正抖动着浑身上下雪白色的绒毛。

陈晓辉低着头,缩着肩膀,迈着急促地步子拐进了街角。

他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在读学生,前些日子他联系了一名高三学生,为他提供一对一的辅导,今天正好是他们约定上课的日子,却赶上了这场大雪。

辅导学生不仅能提高他的能力,还能让他赚笔外快,两全其美的事情。

忽然间,巷子里响起一声吆喝声。

“冰糖葫芦!”

他抬起头闻声看去,一位青年男子站在瑟瑟的寒风中吆喝着。按常理来说,街角的小商小贩多是中年人,迫于生计,他们披星戴月穿梭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巷尾,为的是几毛几块的微薄收入。但对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也这样做,这让陈晓辉对这位年轻人产生了兴趣。

他停住步伐,站在街角,看着远处的年轻人,思考了片刻,仍没想到合适的理由。然后,他继续低着头,朝着学生家的方向走去。

这位学生的家住在城市的西南角,地方冷清偏僻,又是一片老城区,甚至连公交线路都不穿过。

陈晓辉按着信息上的地址,拐过街角,又穿过了两条小巷,才抵达了目的地。他本想确认一下门牌号,但是由于这片城区年头多了,不仅没有门牌号,甚至连墙皮都开始脱落,红色的砖瓦散落一地。

陈晓辉站在门口,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然后,敲了门。

还未等陈晓辉看清眼前的人,便听见一位中年妇女说道:“陈老师,您来了!”

还未等陈晓辉回应,她接着说道:“我是高明的妈妈!之前和您打过电话的!”

中年妇女激动地握住陈晓辉的手,上下不停地摇动着。

高明听见门口的声音,从里屋里慢吞吞地走了过来。眼前的男生略显呆滞,眼大眉浓,鼻梁高挺,皮肤白净。只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显得眼睛小了一圈。

中年妇女见高明出来后,松开了紧握着陈晓辉的手,一把拉过高明,说道:“快问好啊!这是你陈老师!”

陈晓辉尴尬地站在门口,分明他们也是第一次见面,却好像认识了许久一般。

“你好!”陈晓辉尴尬地微笑着说。

中年妇女名叫王凤华,他与丈夫高三武曾经都是国企单位工人,但在九十年代,随着国企改革的迎来,他们夫妻二人都成为了那一批下岗工人。后来迫于生计,高三武凭借着开车的技术,常年奔波在外地跑长途货车,而王凤华则独自一人拉扯着年幼的高明,同时支撑着一家小卖部,赚些块八毛的柴米油盐的钱。虽然日子过得艰辛一些,但每当他们夫妻二人看见高明开心的屋前屋后的奔跑时,他们便觉得生活没那么艰苦。他们坚信:只要对生活充满希望,迎接未来的一定是美好。

“明明啊!赶快和陈老师进屋吧!上课去!”王凤华打破了尴尬地局面,陈晓辉这才跟着高明进了房间。

房间的装修风格仍保持着九十年代的风格,却十分干净整洁。

02

棚户区多是城市缺少规划造成的,恰恰这片老城区容纳着这座城市少之又少的棚户区,所以整片区域显得杂乱无章。王凤华的小卖部就在棚户区这片,平时除了照顾高明的生活起居,其余的时间她都忙活着小卖铺,为街坊邻居们提供些生活必需品,盐、酱油等等。

陈晓辉很快便进入了正题,开始了授课。这堂课过后,顾泽松了一口气,陈晓辉并没有那么严厉或是呆板,英俊的外表中夹带着一丝幽默,授课方式也比较讨人喜欢。

下课后,陈晓辉为高明布置了作业,然后与他告别,并约定了明日上课时间。

陈晓辉推门而出便见王凤华正坐在老式的沙发上等着他出来。

“陈老师,你们下课了?”王凤华起身问道。

“嗯。高明的基础不差,努力学,高考没问题的。”

“唉,您不知道,这孩子从小就不聪明,但非常认学。我和他爸啊,就盼着这臭小子能有出息!唉!做父母的为孩子牺牲些没什么。”

“对了,他爸爸是跑长途货车的,您知不知道?”从这之后,王凤华的话匣子便彻底打开了,还要求陈晓辉坐下来听她说,陈晓辉只好迎合她坐下,并来听她说着家长里短。

王凤华从高明的姑姑家唠到舅舅家,兜圈子、绕弯子,其实说到底就是想减一些课时费,刚进门时的热情也许也是因为这个吧!

当然,陈晓辉并不想减课时费,他将原委一并说与王凤华听,可是她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说着家长里短,陈晓辉见此架势只好妥协。

有时谁都不想如此,可生存之道不得不如此,正如那句话所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喜不喜欢,只有应不应该。”

谈妥后,陈晓辉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便出门了。

03

陈晓辉出门后,外面的风雪已然停止,但相比几个小时前,他却感觉更冷了!自雪花落下时,推土机便开始加班加点的工作着,将这漫长寒冷的冬日摧残的仅剩下凌冽的寒风。

他路过街角时,那位年轻人仍然伫立在风雪中,叫卖着“冰糖葫芦!”陈晓辉走得更近了些,年轻人裹着厚厚的棉衣,双手插在腰间四四方方的口兜里。乌黑浓密的眉毛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呼出的热气在长长的睫毛上,结出了许多的冰晶。

“要来串糖葫芦吗?”

陈晓辉正看得出神,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颤。

不瞒您说,陈晓辉父母都是人民教师,一份十分体面的工作。父母教育他说:“你要努力学习,你要从事一

份体面的工作!”父亲扮黑脸,母亲扮白脸,你一言我一语,长期的压抑环境,导致陈晓辉的性格发生了改变,从活泼到沉默,从健谈到寡言,从幼稚到早熟,甚至性取向也发生了弯曲。后来陈晓辉一直被父母的那句话所困扰,究竟什么工作是父母口中所谓的体面,最终他选择了与父母相同的职业,人民教师。他想,这可能就是父母眼中体面的工作。

陈晓辉缓过神来后,指着糖葫芦说道:“多少钱啊?”

更令他不解的是,整个玻璃窗里面的糖葫芦,只有山楂一种。陈晓辉以往看见卖糖葫芦的商贩的三轮车上,都是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应了那句话“万物皆可糖葫芦”,而眼前这位倒好,只卖这一种。“三块钱一串,五块钱俩。”

“来一串吧。”语毕,陈晓辉从身后卸下书包,掏出钱递给了年轻人。

接着,年轻人便开始为陈晓辉包糖葫芦。先裹上两层糯米纸,在套上纸袋子。这期间,陈晓辉便开口搭了话:“这么年轻出来卖糖葫芦,可不多见啊!”

“我不指着它赚钱,只是卖个手艺。”年轻人将糖葫芦递到陈晓辉手中后,补充道:“爷爷教的。”

这位年轻人名叫顾泽,父母过世,从小与爷爷长大,是一名便利店的小职员,高中毕业,没念过大学。有个妹妹,名叫顾兰,正念高中。

“只卖手艺的更不多见啊!”陈晓辉接过糖葫芦,说道。

陈晓辉拿着年轻人给他包裹地严严实实的糖葫芦,站在公交站牌下,等待着倒数几班的公交车。他很怕冷,无论外面冷不冷,只要是冬天,他总爱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眼睛。

冬日里,天黑的很快,街道上亮起了昏黄色的路灯,在这样寒冷的冬日里,它们给予了人们太多的温暖。

等车的期间,陈晓辉脑海里时常浮现出一幅场景,冰天雪地的远方,矗立着一位卖糖葫芦的黑影,再加上那几句闲谈,陈晓辉对他产生了兴趣,想了解关于他更多的故事。

等到陈晓辉回到宿舍时,室友们都在。

“干啥去了?”说话的是李东林,是位身材微胖的男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