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未曾空(3)

不知不觉,谢言的童年充斥了整个林洵,林洵的童年也充斥了整个谢言。

……

世事无常,一朝天变,皇帝病逝,皇位由十五岁的太子秦怀继承,朝廷上下动乱频繁,但最后太子到底站住了脚跟。

太子依附丞相一方势力,与丞相的关系日益亲近。将军长年征战,时有十天半个月假期,赶回京都与夫人孩子团聚。此时朝廷动乱,边境匈奴更是蠢蠢欲动,往后也恐少有时间再回京都。

谢言看着因父亲又要出征伤心难过的娘亲,再看看一旁着急安慰的父亲,到底没忍住,“我十三岁了,父亲,我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你让娘亲跟你一同前往边境,倒省得娘亲总在府里思念伤心。”

往后,经谢言多次劝说,将军夫妻一同前往边境的事情敲定下来。一个月后,将军府上倒剩谢言一个小主人了,可这倒也不孤单,七岁的林洵也是个小霸王,经常就使唤自家侍卫就带路来到隔了几条街的将军府。

习惯林洵跳脱性子的丞相夫妻倒也没管,就任由儿子了,也时常叫林洵拉着谢言来家里做客。

还是在将军府书房里,谢言看着安分地练字的林洵,平静地说:“娘亲不在家,没有好吃的,还来这干嘛?”

林洵闻言笑道:“这不是还有漂亮哥哥嘛。”

第一次,听到“漂亮哥哥”谢言却没有反驳的意思,谢言又安静低下头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将军夫妇久未归家,每月可与儿子来信倒从未断过。

于谢言而言,他的父亲是个大英雄,能力越强,责任也大,相聚时间虽不多,但他理解父亲,倒也没太觉得孤单,况且身旁还有个爱闹腾的林洵在呐。

时间过得飞快,谢言十七岁了,林洵也十一岁,都在慢慢长大,谢言更加沉默不语,在林洵面前脾气也还总是破功,倒没多大改变。

而十一岁的林洵与儿时却大相径庭,规矩了不少,倒也意气风发,翩翩少年郎,给人感觉倒越像第二个谢言了。

在谢言看来,便如同是“漂亮哥哥”到“谢言哥哥”的转变,也不知何时起,林洵变得规矩起来,虽说还是有少许淘气,但没那么闹腾了,心里也会藏事了。

☆、一朝天变

这年,皇帝也十九岁了,后宫尚未有主,也该立后了。

夜深了,丞相府里的亭子里,林洵看着眼前十六岁的家姐林月月的眼睛,认真问道:“姐姐当真决定好了?你明知,你并非他的唯一,进了那深院,就再无回头的机会。”

林月月看着眼前有些早熟的弟弟,不禁抿嘴笑了笑,随后道:“其中道理,我亦自知。我知爹娘与你并不认同我此次决定,但我初次见他,便心动于他,之后他亦颇照拂我,嫁于他,是随我的心。我也可有其他选择,但我不想将就,我不想悔恨。”

林月月说完便整理起桌上的茶具,未等林洵开口,便再次说道:“往后悲喜,便留到往后吧。说他有利所图也好,由心出发也好,我喜欢他,所以我便将决定给了他,由他做决定吧。”随后便起身向亭外走去。

“夜深了,弟弟,该回去休息了。”

林洵看着家姐离开的背影,那样决绝,那样坚定。

喜欢谁,就让谁来做决定吗?

三个月后,十里红妆,丞相大女儿穿上嫁衣,走上红毯,成了皇后。

林洵目送姐姐的离开,只能默默祝福。

姐姐,希望你的赌能赢,我的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谢言发现自林洵姐姐嫁入皇宫后,林洵身上有秘密了,从不肯透露一句的秘密。

又这样平静地过了好几个月,又一个晚上,谢言捧着眼前的信件,心思有些沉重。父亲来信,如今虽腹背受敌,但等京都的援军一到,不到一个月便可凯旋归来。

将军战功累累,威信震慑四方,却也大有直逼皇帝龙威。做皇帝的哪个愿意被人压过一头,更何况这个疑心特别重的当今圣上。待父亲回来,得好好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决策了。

可最后,少年没有这个机会了。

战争胜利了,人人却脸上无喜。京都援军到达时,将军已带军队与敌军做了同归于尽,将军夫妇皆在战争死去,还有更多的战士,也只余下骨灰了。

将军几乎处处铺上了白色,谢言跪在厅堂,看着眼前的牌位骨灰,没有哭,安安静静的。身旁是前来吊唁的大臣,哭声居多,谢言在其中倒显得有些例外了。

林洵赶到将军府是看见的便是眼前这幕,看着挺直背脊的谢言,他知道,谢言,他很悲伤。

林洵轻声来到谢言身旁一同跪下,没有言语,任由时间过去。

到了晚上,大臣们都回去了,亲戚朋友也都回去了。

谢言还是什么也没说,他没问为何如信中父亲所说的时间充足到达边境的救援军会迟到一两天,他只是还没接受得了来自皇帝如此狠厉的抹杀行为。

谢言的世界,终于还是不干净了。

林洵看着长时间一动不动的谢言,看看眼前的牌位骨灰,想起大将军伯伯和姨姨,眼泪没忍住掉下来。

我的漂亮哥哥,往后该如何是好。

又过了许久,林洵整理好情绪,挪过身一把抱住谢言,轻声道:“还有我呐。”

谢眼感觉到怀里的温暖,第一次不知所措。

“哥哥伤心的话,哭出来就好了,小坏蛋抱着你,看不见的。哭完我们便去吃饭好不好?你这样伯伯和姨姨会伤心的,我也会很伤心的。”

谢言没有搭话,林洵也没再说话,林洵肩窝处的衣服却不知怎得湿了。

接下来的后事处理林洵都跟在谢言身旁,最后将军夫妇下葬的时候,谢言站在墓前很久,最后转身离去。

“我们走吧。”

“好,我们回去。”

那天后,谢言丢了一个家。谢言回府后不久便向皇上请命前往入军镇守边境,离开了。林洵没有阻拦过,看着谢言离去的背影,到底没等来一句“等我”,趁谢言还没走远,林洵喊了一声“我等你!”谢言身影顿了顿,没有回头,继续往前走去了。

一别,便是六年。

☆、重逢

不过六年,却也发生了不少事情。

往日被皇帝倚靠的丞相被一步步分权,到最后甚至手上空有实权,有名无实罢了。

皇帝的后宫也是新人笑,旧人哭罢了。

不过三年,林月月便已对皇帝秦怀足够失望了,皇帝一直不过是图个新鲜感罢了。

平常的一日,宫中传来一信至丞相府上,丞相叹息。第二天,丞相便以身体告恙辞去了官职,做了个闲散的官。

林洵知道,姐姐是足够失望了,她不想娘家再因她再忍受剥夺,不如早些退出这场洪流,免得受伤。

信上说:“爹娘和弟弟勿忧,不需因我而犹豫什么,有些事情早做打算为好。我和源儿很好,母凭子贵,我不会吃亏到哪里去,剩下的路我自己走下去便好。”

源儿,是姐姐林月月的儿子,但愿母凭子贵吧。

……

这六年时间里,林洵依然爱拐了几天街到将军府去,但再没进去过了。林洵变得爱抄诗词了,耳边却很久没了谢言的声音。

林洵每月倒能收到谢言的一封信,可林洵很无奈,谢言他这个木呆子,除了“勿忧,安”他还会写什么。偏偏每月林洵都寄去一封写满几张纸和他自己抄的几张诗词给谢言,可没一次收到回应,这就更让人生气了。

这哥哥,真是!

林洵勉强寄了两年吧,再后来就直接放弃了,每月提着谢言送来的“三字”书便放到书架了。六年,那些书信都放满一层书架了,同样的内容,越发成熟越发雄劲的笔迹才让林洵勉强一点点相信谢言不是在敷衍他。

有时候,林洵觉得,谢言可真坏啊。

六年了,谢言都二十四岁了,林洵也都十八了。

这六年,不得不说,即使谢言不曾回京都一次,他的英雄事迹倒也传闻了整个京都。

大家本熟知的十八岁前的谢言,是惊才艳艳的。他自小不苟言笑,但才华横溢的印象却更令人深刻,文采惊人,而且长相也不赖,面如冠玉,风度翩翩,所谓“公子世无双”也不过如此了。

可大家认识到的十八岁后的谢言,是和以前不一样的了。参军一年便做了副将,更是有勇有谋,夜探敌人军营获得情报,后回军商量周密计划将敌军一网打尽,如此战功,当以厚赏,可他拒绝了。接下来的几年,更是立下赫赫战功,连皇上都对他侧目而待。四年时间,便做了将军,世人皆说,这谢言可不输于他的父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