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基建狂魔(49)
律风看向面前陌生的留学生,他和他们学习相同的知识,懂得相同的理论。
也许唯独不同的是,他在英国陌生的土地上,曾为一座桥梁激动得辗转反侧。
“对我来说,曲水湾大桥的意义是不同的,它带给我的震撼和思索,远远超过了我曾经喜欢的任何一座建筑,也决定了我回国的选择。”
律风笑着为黑板上的曲水湾大桥,画上精致的三角钢型支撑结构。
小小的三角穿插于它极长极轻的躯体,带着两岸居民走过这条曲水湾的期望。
“我想建成这样的桥,我想感受这样的桥建成时候的喜悦,所以,我才会去桥梁院。”
说着,他在这座气势如虹的曲水湾大桥旁,画出了巍峨的尖顶。
只需几笔勾勒,就能叫在座的所有人,见到终年不散的缭绕浓雾,知道它是一座海拔极高的山峰。
可他笔尖落在山峰之上,流畅地画出了一条盘旋的巨龙,几乎下一秒就能乘风而去。
“也因此,我才有幸见证了这座即将腾飞的乌雀山巨龙。”
乌雀山大桥,几乎成为在座留学生们惊诧的对象。
他们从未想过,那条弯弯曲曲的盘山桥,在律风笔下会是一条龙的模样。
律风笑着说:“如果你们想知道回国的前途如何,我实在没有办法给你们更好的建议。”
“但是,如果你们想知道中国的桥梁如何,那我能够站在这里,跟你们说上七天七夜,都不愿停。”
-
在英国举办的交流会,随时都吸引着国内媒体人的目光。
那些代表着世界建筑巅峰的大师,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讲述着令人惊叹的艺术奇迹。
从建筑到桥梁,从桥梁到道路,人类建造的地标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也成为他们报道里重点关注的方向。
国内向来报喜不报忧。
哪怕克里姆在社交主页,炮轰乌雀山大桥不可能建成,在国内媒体的报道版面,依旧是——
国际建筑师盛赞乌雀山大桥。
乌雀山大桥盘山设计方案备受赞誉。
然而,官方再怎么刻板赞美,都掩盖不住背后幸灾乐祸的声音。
不知道身处哪里的网友,上来就贴出了克里姆的发言。
“这可是桥梁专家的点评,我们还是不要把一座没建成的大桥夸得那么好听了吧?”
“事实上,我完全没有觉得这座桥梁有什么了不起,看来我的观点和英国专家差不多。”
网络上对乌雀山大桥的批评,并不比英国网络上少。
一部分人,更相信国际桥梁专家的观点,认为国家又在耗费精力,做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甚至坚定不移的力挺克里姆,希望这位英国人,能够帮助中国认清现实。
伴随着国内渐渐冒头的莫名中伤,中国交流团没有官方发表任何的驳斥和抗议。
仍在参与着交流会行程,慢慢阐述着中国的代表作品。
可网络上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却实在是坐不住了。
“你们根本不懂建筑,也不懂桥梁,只是听一个对中国有偏见的专家发言,就开始诋毁自己的国家了?”
“乌雀山大桥虽然没建成,但是中国的曲水湾大桥也是作为代表作品参加的交流。能够和曲水湾大桥并列的设计,一定能够顺利建成!”
“能够获得这么多媒体重视的大桥有几座?乌雀山大桥明年就要开工,你们是等不到明年了吗?”
两方人马,各执一词,令乌雀山大桥成为了网络热词。
还没等他们深挖交流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段一段视频,就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设计师谈乌雀山大桥#
#中国最好的桥梁#
#克里姆会后悔的#
他们点开视频,就能见到一个身材颀长,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拿着笔,站在小黑板前说道:“乌雀山大桥的设计、建造已经通过了中国最权威的单位审批,只有不懂得中国的人,才会怀疑它能够建成的事实。”
“毫无疑问,这座大桥会成为曲水湾大桥之后,又一项世界奇迹,它也会是中国最好的桥梁。”
不少人关于乌雀山大桥的疑问,都得到了年轻人笃定的回答。
忽然,有人提到了网友最为关心的克里姆。
“那么,你有想过去劝说克里姆先生,放下偏见吗?”
“嗯?”年轻人笑容没有丝毫变化,而是更加自信的说道:“偏见是无法靠语言消除的。等我们乌雀山大桥建好了,他自己就会后悔。”
之前还扛着克里姆观点作为冲锋旗帜的网友,差点被这个家伙的狂妄自负给气到脑溢血。
“这谁啊这是!简直信口开河!”
“律风都不认识?他就是乌雀山大桥的设计者!”
英国新闻仅仅拍摄了律风讲解桥梁的身影,而中国留学生则是录下了他说的每一句话,分享到社交网站上。
当国内网民还在争论“这谁”的时候,留学生圈子已经被这位年轻学长说的话,吓到直呼痛快。
他们看交流会的新闻报道,还觉得咱们中国人内敛谦虚,都是用事实举例。
结果看到本人才知道,律风这么年轻,竟然说话毫不客气!
他说到乌雀山大桥,浑身都是自信和骄傲,根本不是媒体的寥寥数语能够报道清楚的!
克里姆的狂轰乱炸,瞬间变成了无能狂怒。
看看这视频,看看这气度,人家淡定从容根本不在乎。
吴赢启看到这些视频的时候,已经是内销转出口再转内销了。
他知道律风在观景台上开小课,但他不知道这个小课,竟然在国内引发了激烈讨论。
随手一刷,就能看到“年轻设计师怒怼克里姆”“中国桥梁挑战权威”。
好吧,律风也不是针对谁,他只是阐述事实。
甚至他们国家设计院上上下下,连清洁大妈都知道——
乌雀山大桥,肯定能建成!
律风解释道:“因为那天留学生来了,我就多说了几句。下次我一定跟他们说不要录像。”
吴赢启瞬间理解了殷知礼的心情,难怪殷大师对这位优秀学生念念不忘,因为他也太懂事、太乖巧、太有才华了。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也没有怪他们录像的意思。”
吴赢启看到网络风向,已经因为律风的发言变得支持乌雀山大桥声讨克里姆了。
他说:“我只是看完视频,只想赶紧回去叫人开工。”
这律风放出来的狠话,总要让它全都实现才行!
短暂七天的交流会结束,国家设计院交流团直接谢绝了后面几天的欧洲游,选择迅速回国。
欧洲的风景和建筑确实有欣赏的必要,但是他们都没有欣赏的心情。
道路院得回去递报告,看看能不能和伦敦市达成交易狠赚一笔。
建筑院跟国际大师们搞好了关系,立刻就想回去申请几场交流讲座,让他们来跟国院设计师交流切磋。
桥梁院更直白了,想回去加班,想回去画图,想在乌雀山春暖花开的第一时间,冲进建筑工地,打响建桥第一枪。
当他们回国的飞机落地,交流团的人都没有什么休息,忙碌的开始整理交流会学到的经验,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
律风和殷以乔的关系,好像从那一晚之后,重新回到了该有的距离。
殷以乔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点,发来问候。
“早点起床,记得吃早饭。”
“中午了,吃完饭休息一下再忙。”
“下班了吗?晚上早点休息。”
有时候律风来不及回答,殷以乔就会在晚上接近11点的时候拨来视频电话,用温柔的声线和眼神,强迫他赶紧下班回家。
搞得律风不敢怠慢,有消息必回,免得被师兄发现自己又在偷偷加班。
乌雀山大桥动工时间越来越近,律风手上的工作也变得格外繁忙。
直到建设集团发来通知,告诉设计院可以去现场的时候,律风才算从紧张的期待里脱离出来。
他带着兴奋的情绪,给殷以乔发消息,“乌雀山大桥项目要动工了,我会跟着吴院一起去现场,你不用担心我加班,因为我天天都会加班!”
设计师不用天天住在现场,但是乌雀山大桥的建设复杂,他们国院都会派人全程参与这些重大工程项目。
住进乌雀山是必然的,跟着建设集团一起白加黑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