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基建狂魔(113)

作者:言朝暮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强强 甜文 爽文 基建 主角:律风,殷以乔 最好的建筑在中国 立意:主角留学归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社会主义基建事业添砖加瓦,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铺路架桥。“金瓦红墙的故宫固然惊艳,万里连绵的长城确实辉煌……但很遗憾,属于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建筑的艺术在西方。” ——世界建筑交流会上,金发碧眼的建筑师骄傲道。 律风关掉电视,铺开图纸。 庞杂的数字,有力的线条,精妙的角度……在千堆废纸里,凝固无声的艺术,才华使土石成花。 不久后—— 云贵高原,世界最高云端大桥穿河越岭 绝境天坑,世界最深地心隧道横贯点击展开

佐特尔阅遍名诗名词,用心体会中国意境,就是为了不输给中国龄区区五十岁的老妈!

然后,回中国!

孩子在微信上哭得嗷嗷的,好像真是一个有家不能回的可怜娃。

律风笑得拍床!

好惨啊,真的好惨啊。

他终于见到了传闻之中的虎妈,是怎么把一个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的行为艺术家,逼成努力学习好儿童的。

佐特尔在哭诉自己为了这场中国式音乐会多么多么不容易。

律风却狼心狗肺感到快乐。

“在我看来,这正是说明你妈妈比你了解中国。”

他耐心地输入文字,升起一阵感慨,“你为了准备这场音乐会遭遇的磨砺,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成长。既然现在你可以来中国了,是不是说明你已经打动了她?”

佐特尔见了消息,忽然从哭唧唧变成了兴高采烈。

“当然!我妈都听哭了!她说要邀请她的朋友们,一起欣赏我的音乐会!”

刚才的埋怨、委屈,都成为了快乐的感叹号。

弄得律风也格外好奇——

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中国风,能够听哭固执严苛的母亲?

律风对音乐的感知,仅限于能够分辨出“好听”和“不好听”的路人级别。

他将地址发给了佐特尔,承诺一定会到场。

然后戳开殷以乔的窗口,问道:“师兄,你想不想听音乐会?”

殷以乔回国以后,一直过着忙碌枯燥的生活。

当然,枯燥是律风认为的。

因为在英国的时候,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殷以乔都会抽出时间,约律风一起去参加画展、听音乐会、观看电影。

他们几乎见识了当代英国的所有名家,观看了中国境外上映的全部电影。

过着充实又悠闲的生活。

而在国内,律风连殷以乔每天吃的什么、几点睡觉都不太清楚。

更没空去关心自己师兄的精神生活了。

可惜,借花献佛并不容易。

殷以乔收到消息,第一反应居然是——

“你们单位发音乐会的票了?”

律风:……

中国特色,搞得律风十分汗颜。

为什么不能是他想约师兄去听音乐会,而是“单位发了票”这么不浪漫的理由呢?

“不是,是我认识的小朋友,他玩音乐的,要来中国办一场音乐会,所以我想约你一起去。”

律风如实告知,殷以乔哪里有不肯的。

“好啊,我有空。”

佐特尔的请柬,不到三天就寄到了立安港酒店。

律风惊诧于他的效率,却发现这份请柬,来自国内。

“看来是音乐会的承办单位,直接寄过来的。”

律风将它拆开,取出里面的东西。

那是一份仿古设计、浑身暗红的请柬,以信封的方式,包裹着里面的内容,正面红框,用毛笔字恣意洒脱写下了“逍遥游”三字。

浓郁的古代风情,使律风心中困惑。

中国式音乐会,难道是中国传统音乐会的意思?

他随手拆掉装饰古朴的信封,抽出了请柬。

上面清楚写着:感谢归去来兮先生及同伴,莅临中国音乐厅,共赏《逍遥游》。

落款竟然是两个名字。

“李佐……佐特尔.弗雷斯?”

殷以乔对这两个名字略有印象,他拿过请柬,挑眉道:“这不是李晴素女士家的三公子吗?”

“李晴素?”律风对另一个名字有印象。

李晴素作为海外着名爱国音乐家,作曲编曲的作品连律风这个音乐盲人都听过。

但他诧异的是……

“佐特尔是李老师的儿子?”

“嗯。”殷以乔肯定道,“c.e设计建造过弗雷斯音乐厅,我见过李女士的千金和公子,听他们聊过李佐。”

一个离经叛道不务正业的三弟,在李婉和李颂眼里,是一个令人超级头痛的网红。

像他们这样的音乐家庭,作品应该出现在庄严肃穆的音乐厅里,而不是廉价吵闹的网络上。

可李佐偏偏挚爱网络,跟传说中的家里蹲宅男一般,热衷捣鼓流行音乐,让李晴素格外失望却又无可奈何。

殷以乔说:“原来他们说的,浪费天赋,去搞流行音乐创作的李佐,就是佐特尔。虽然弗雷斯这个姓氏常见,但是英文名姓氏是弗雷斯,中文名姓氏是李的音乐网红,也就只有李晴素女士家叛逆的三公子了。”

律风忽然懂了。

难怪李老师会点评佐特尔改编经典爱国曲目是丢人现眼。

因为李晴素的作品,带有浓烈的中式国际主义特色,温婉明丽,又动人绵长。

创作出来的曲调,配上深情的歌词,能够登上中国重大盛会,传唱于中国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我的声音》歌唱着中国万千奔腾河流汇聚于海的激昂。

《每一天》描绘着祖国大地红旗迎风飘扬,民众安居乐业的景象。

《海岸的白鸽》讲述着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不同,时代快速进步发展的故事。

她不是听着《歌唱祖国》的那一辈人,而是亲自撰写《歌唱祖国》的那一类人!

如她一样的老一派爱国人士,对自家走上“歧途”的孩子,必定透着恨铁不成钢。

律风对佐特尔报以加倍同情。

并对音乐会期待更胜。

他道:“师兄,佐特尔跟我说,李老师听他的音乐编曲听哭了,才放他来中国的。”

果然,殷以乔的诧异不比律风少。

“我怎么觉得,这位小朋友是在自吹自擂呢?”

佐特尔是不是自吹自擂,律风不清楚。

但他本能觉得,能够获得李晴素认可的《逍遥游》应当格外不同。

律风收到请柬一周后,佐特尔的《逍遥游》终于开始了宣传。

这位特殊的网红音乐家,将会在中国三十座城市,进行巡回演出。

消息一出,网络轰动。

佐特尔三千万粉丝,国内独占九百万,人山人海的力量,可不是浪得虚名。

曾经只能在网上当他死忠的听众们,瞬间像点燃的烟花,炸得心花怒放!

“我的男神终于要开演唱会啦啦啦啦!”

“……冷静一下,不要像个脑残粉似的没文化,那叫音乐会。”

“佐特尔钢琴小提琴都那么好,音乐会上会不会全都演奏一遍,来一次个人独奏?!”

“虽然独奏很美好,但我还是想听带乐团的专业音乐会……”

“不知道这次会挑选什么曲子。好想在《逍遥游》里听到《春分》《暮秋》和《深海》啊!”

网络讨论沸沸扬扬。

更多人做好准备,要去抢自家临近城市的音乐会票。

律风搜了搜佐特尔近几年的新作,舒缓的音乐流淌在耳边,早就没有了曾经的浮躁与纤尘,干净通透得令他心境平和。

或许是《逍遥游》的名字,充满了隐士避世的惬意。

又或许是李晴素这样的音乐家,设下困难,磨砺出了崭新的佐特尔。

他总觉得,这将是一场绝佳的听觉盛宴。

律风打定主意。

如果殷以乔也觉得好听,他就去邀请老师听佐特尔下一场《逍遥游》。

让老师和他们一起,去听听年轻人的逍遥。

首场音乐会当天,律风难得翻找出自己的正经西装,手机的消息没有停过。

从昨天开始,佐特尔便挑着彩排间隙,认真提醒律风地址和座位,甚至三番五次不死心地提出,自己亲自上门来接律风去现场。

然而,律风拒绝了。

他能感觉到佐特尔的紧张。

音乐会这种极度考验演奏者临场发挥的表演,他还是不去人为地增加佐特尔的负担了。

于是,善解人意的律风带着殷以乔入席。

音乐厅最佳的倾听席位,留出了众多空座,律风与殷以乔的位置,则在最佳的正中。

“佐特尔确实很重视你这位大朋友。”

殷以乔环顾了音乐厅内部构造,有着建筑师的职业病,“我们这一排,应该是音乐混响、视觉效果最好的地方。”

临近舞台,又正好居于中心。

既不影响观看,也不影响倾听音乐的声音。

如果是留给主办方重视的客人,这里绝对是贵宾中的贵宾。

音乐厅逐渐走进宾客,年轻人的身影居多。

毕竟是大网红佐特尔,粉丝都是二十来岁热衷于网络的新潮青年,连庄重的厅堂都时不时响起不庄重的嬉笑。

上一篇:小叔 下一篇:校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