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番外(43)
楚韶没好气地道:“算你有点良心,还知道谢他。”
“那日通天神殿,你们跪了多久?”萧颐风苦笑了一声,他只背了简单一个布包裹,腰间别了一把风歇的赐剑“尘阙”,算是最后的纪念,“也不知我说的那些话,有没有伤殿下的心。”
“唉,你啊……”楚韶装模作样地叹了两声,“有空多回来看看——就算你连夜摸进太子府,我俩也不会喊人来捉你啊。”
萧颐风侧头去看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本就很少笑,如今这般爽快更是难见:“作为太子府的侍卫,我一定不会回来了。”
楚韶一般揽住他的肩:“做我和殿下的兄弟,总可以回来了罢。”
萧颐风低首,突然握住了他的手,慢慢地从肩膀上拿了下来。他转身向城门走去,身影被夕阳拉出一道长长的痕迹:“就到这里罢,不必送我了。”
于是楚韶便也站在太子府门口没有动弹,他眼睁睁地看着萧颐风的影子在视线当中越来越小,最后变为一个落寞孤单的黑点儿,再渐渐消失不见。
残阳如血,望着一片空旷的长街,楚韶突然想起了一些不相干的事。大概是几月之前,他与风歇同在春深书院读书,萧颐风抱着剑在门外站着,听得正入神。甘洗心执卷上坐,面色沉郁,用一种抑扬顿挫的语调念着一首稼轩词——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李贺《老夫采玉歌》
2.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第37章 惊梦·六
不知是谁散布的谣言,不过除夕之前,戚氏白玉如意案已经在市井之间被传得沸沸扬扬。明眼人都明白,这是皇帝给世家大族的警告,此番戚氏虽不至于举族覆灭,但戚昭总归是必死无疑了。
自白玉如意案之后,风歇几乎再没有进过一次宫。
直至一个月后,萧颐风堂而皇之地离开中阳之后,风歇才被急召入宫,这次楚韶没有跟着他,整个偌大的朝明殿只有他和倾元皇帝两个人。
“先前那一跪,你逼朕保下戚氏那个长公子,朕没有拂你的意,”倾元皇帝合了手中的折子,看着座下跪着的风歇,“但萧颐风不过是一个小侍卫,也值得你矫诏去保?”
“父皇说的对,不过是一个小侍卫,为什么父皇定要赶尽杀绝呢?您已经应了萧俟,此番难道不是置皇家于不义之地?”风歇抬起头来,淡淡地看着他,“您还派了鹦鹉卫出皇城去追杀,真是煞费苦心……”
倾元皇帝不怒反笑:“承阳,你这一个月在府中,却是什么都没想明白。”
他扔了手中的奏折,倚在身后龙椅上,笑意嘲讽:“留着他,留着戚氏那个长公子,或许对朕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你就不一样了。”
风歇冷道:“他们身死,儿臣一辈子于心不安。”
“一辈子,你这么年轻,一辈子说得可真是轻易啊……”不知为何,今日倾元皇帝似乎有些感伤,他按着自己的眉心,竟破天荒地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岔开了话题,“对了,阿韶今年……也有十六了罢?”
风歇不意他会提起此事,只得答:“是。”
倾元皇帝“唔”了一声,突兀地问:“你打算怎么处置他?”
“什么叫……怎么处置?”风歇一开始并未明白他的意思,思索片刻后,面色突然白了白,“他……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当初还只是个孩子!”
“朕知道他是个孩子,你激动什么?”倾元皇帝摸着手中的玉扳指,淡漠道,“不过一年罢了,朕倒没有料到,你与他感情竟有这么好了?”
风歇干巴巴地答道:“儿臣自小少见父皇母后,回中阳后第一个看见的孩子就是他。他本是烈王世子,是天之骄子,在中阳无依无靠任人欺凌,吃了许多苦,儿臣想要护着他……况且父皇可还记得,我少时是见过阿韶的。”
“哦?”倾元皇帝的情绪终于有了些波动,似乎想起了什么久远的事情,“是朕带你去过入云。”
“父皇和儿臣一起到了烈王封地,当时恰好是世子周岁生辰。”风歇一字一句地说着,“您当日是去……为烈王上香,王妃说起世子还未抓周,您便说……儿臣一岁时抓了白玉如意,是上春天神选中的人。您让儿臣从身上取下几样东西,供小世子抓取。”
倾元皇帝低头沉思,良久才“嗯”了一声。
“儿臣取了佩剑、白玉、明珠发簪、毛笔、印章,端到他面前,”他回忆了好些遍,记得丝毫不差,“他环顾一圈后什么都没抓,只是牢牢地抓住了儿臣的胳膊。您当即便向王妃许下诺言,要让儿臣与他为手足兄弟,护他一辈子顺遂无忧。”
“不过是场面话罢了……”倾元皇帝望着案上某物出神,“谁又能护谁一辈子呢?”
风歇置若罔闻,只继续道:“这也是儿臣的诺言,一诺便是千金之重!五年前儿臣没能回忆起此事,五年后您叫儿臣领他做伴读,儿臣想起来了,便绝不背誓!即使他忘记了此事,儿臣也要他一辈子顺遂无忧。再说,当年之事,烈王究竟是怎么死的……”
“放肆!”倾元皇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怒喝道,“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风氏皇朝,为了大印的千秋基业!”
风歇平静地答:“守千秋基业,先无愧于心。”
“无愧于心,好一个无愧……”倾元皇帝围着他绕了几步,“为君之道暂且不提,朕只先问一句——你这般护着他,可能保证他一辈子都忠心于你、永不背叛?”
“能。”风歇直视着他的目光,毫不犹豫地、斩钉截铁地一口答道,“从前年少不经事,他什么都不知道。从今以后他跟着儿臣长大,必是大印的栋梁之才!”
“好!”倾元皇帝甩了甩袖子,突然站了起来,语气不明地赞道,“很好,很好!”
风歇不明白他的意思,有些疑惑地抬头看去,倾元皇帝却没有再说话,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叹了一句:“承阳,我说过好多次,你太年轻了,有些事情我没法跟你解释,或许等你长大之后,能明白父皇到底在做什么。”
他疲倦地挥了挥手:“下去罢,世子从此跟着你,想必不会再受什么委屈了。”
风歇不意他这样答复,虽不明所以,仍喜出望外,端正地行了一个大礼道:“是!”
*
中阳地势平坦,极望江恰好穿过中阳城中,便多有航运、游览、买卖的船只往来。玄乐大街尽头是极望江在中阳的北口岸,地势开阔,多有江湖人乘船而来,由此下船,因而来往也密集。
北口岸边有一长桥,通往极望江在中阳的南口岸,也联结了南城北城。这桥名为“风月桥”,风月无边,不仅是说这桥边风光,更是这桥边常有的独特景色——此刻风月桥上、南北口岸边便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说说笑笑地看着风月桥下两只小船之上相对而站的两个人。
中阳来自五湖四海的江湖客熙熙攘攘,常有人一见如故,便相约来极望江中比试一场,名为比试,实为试剑,若被人看到,更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中阳风月桥下一战成名的江湖客数不胜数,久而久之,竟然成了盛景,每次都引得百姓前来围观,品评一番。
此刻风月桥下两个人各持一剑,轻轻地站在小船顶端,身形未动,竟也让船在水中纹丝不动。
其中一人面覆巾纱,身着简单浅紫衣袍,只有袖口处刺了一朵海棠,金玉束发,一丝不苟,虽只露了一双眼睛,但周身温润气质,端得是绝世风华,只往下一站,便引人无限遐想。
而另一人墨衣长剑,一把黑发束得极高,眼眸亮如星子。
可惜脸上同样覆了面纱。
围观群众十分失望,只看这两人身形,便知是不凡的人物,看不见脸实在是让人遗憾。